但如果弄懂法家,以及法家士子的追求,晁错对袁盎的厌恶,也就很容易让人理解了。
——按照《韩非子·五蠹》中的说法,法家最讨厌的五种人,分别是:
一、学者(指战国末期的儒家);
二、言谈者(指纵横家);
三、带剑者(指游侠);
四、患御者(指依附贵族私门的人);
五、工商之民。
韩非曰:此五者,邦之蠹也。
将韩非子所提出的这‘五蠹’总结概括起来,其实就是:儒生,说客,游侠,门客,商贾。
对于晁错这种法家出身,甚至以‘复兴法家’‘复兴申商之学’为己任的人而言,这五种人,是不需要有任何理由,就可以直接一剑杀死的人群。
因为在法家看来,韩非子所提出的‘五蠹’,就是破坏政权稳定的主要因素。
只要这五类人消失,那天地之间,就再也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
再回过头来,看看袁盎,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最开始,因为地方豪强的身份,被强制迁入关中,而且还是商籍;(商贾)
——迁入关中之后,做过吕禄的门客;(门客)
——喜好儒家之说;(儒生)
——与季心、剧孟等天下闻名的游侠巨头私交甚笃;(游侠)
——在朝中,以‘给人出主意’安身立命,于朝野内外左右逢源,长袖善舞。(说客)
所以,总结概括而言,晁错厌恶袁盎的原因就是:袁盎这个人,把韩非子的‘五蠹’占了个满!
袁盎,是‘五蠹’的结合体!
这样说来,问题就很明显了。
晁错,是认为‘消灭五蠹,天下就能安宁’的法家卫道士;
而袁盎,是认为‘我要做一个集五蠹于一身的人’的滑头。
这两个人凑在一起,袁盎是个什么感受,天子启不好说;
但天子启很确定:晁错刚才那句‘看到袁盎那张脸,就想拔剑杀了他’,绝对没有丝毫开玩笑的成份。
——晁错,是真的有这样的想法!
——并且不是主观意志,而是生理冲动!
这就好比后世,一个人讨厌蟑螂、跳蚤、爬虫、蚊子、蚂蚁等虫类;
结果有一天,这个人在家门口,见到了这些虫类的结合变异体······
“袁盎是逃回来了,德侯,却是被刘濞扣下了······”
静默良久,终还是天子启率先开口,将话题从袁盎这个‘五蠹结合体’身上移开。
却见晁错闻言,面上油然涌上一抹忧虑之色;
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