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桓王朝三百六十六年秋,桓文宗病逝。太子江椿即位,是因新皇年幼,朝中大事皆由皇太后宇文氏打理,定国号宣观。重用奸臣王甫,大兴土木,举全国劳力修建大运河。自此民不聊生,国力空乏。刹时豪强遍地,流寇肆掠。预示着神州大地空前的危机即将到来。
两狼山位于琅郡边塞,顾名思义,此山林多有豺狼出没,又因处于大桓北宁、西夷两国的交界处,故而命名两狼山,寓意着“拒两狼于塞外”。北地寒苦,本是军旅扎住的地方。近年来由于狼毫盛行,以及宇文太后去年过冬身着一件狼皮制裘衣,导致达官显贵皆以狼皮裘为贵。越来越多的猎户来到此处猎杀豺狼,一般猎户都是三五人作伴,猎杀独狼。少有数十人结群猎捕狼群的行径,这些畜生毕竟是凶猛恶兽,若是扎堆了,岂是这些寻常百姓能制服的住的?
近日琅郡可不太平,新来的郡守王明发乃当今丞相王甫的侄儿。新官上任,三把火烧的琅郡百姓惶恐度日,上至税收的查缺补漏,下至百姓的言行举止,无一不搅得郡内鸡犬不宁。近日更是有征集民间猎户的批文,说是要随同军旅一同剿灭两狼山的“狼患”。猎户无一不是胆战心惊,虽说平日里三五扎堆捕杀独狼并非少见,可捕杀这等凶猛恶兽绝非易事,踩点、放捕兽夹、设陷阱之类的手法并非次次行之有效,若是伪装不得当赶上一场肉搏,更是凶多吉少,近年来死于狼口葬身狼腹的不在少数,谁又希望自家的妻儿沦为孤儿寡母?这次剿杀风风火火,士卒携带弓弩刀枪不说,更有配备军马,而这些寻常百姓,却只能自求多福。去了,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而不去,便是押入牢房大刑伺候,说不定还要赔上几条人命来杀鸡儆猴。迫于官府的淫威,猎户们只能硬着头皮去进行这一次的“剿狼”。翌日郡守点兵,二百士卒着战甲,跨良驹,持枪配弩,跟在三十余猎户身后,浩浩荡荡的要往那两狼山方向行进。
“今天这天气还真是不错,定要把这豺狼全部屠尽才行。到时候将狼皮全部收入府中,择日送与京城我叔父王丞相府邸,明白了吗?”郡守对身旁的一名心腹校尉说道。“谨遵郡守大人之命!”校尉说罢便回至队列,一阵号角声猛然响起,宣示着这次“剿狼”的开始,二百余兵卒以及寻常猎户开始往那深山老林行进。
行至山脚已近日落,恰巧是那狼出来觅食的时辰,众人停下休息,各自食用干粮,补充体力,三五扎堆围着篝火,各自谈天说地。“你说这郡守好端端的,怎的突然要将这豺狼屠杀个干净,纵然两狼山野狼颇多,但方圆数里早已无人居住,若非近年来狼的皮毛能卖出个高价钱,俺们也不至于冒死进山来找这些不自在,若是真的把这豺狼杀光了,俺们之后的生计又要苦上加苦咯。”“此次剿狼皮毛定要悉数上交,我等猎户却是要冒着生死风险去引出这些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