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节。
边中结合是两翼齐飞必备的进攻手段。只靠边路传中去禁区找高中锋的时代早已远去。
斯科尔斯不上,弗莱彻中路想要接应,被封锁得难有作为,鲁尼刚去曼联,还未完全融入球队节奏。传跑并不默契。
即便如此,曼联的边路进攻威胁还是有的。
吉格斯几乎每一次在左边路进行突破都是在锤炼年轻的西班牙小将拉莫斯,拉莫斯也会有防守毛躁的缺点,吉格斯过他5次,成功了4次,这简直是一个无法想象的数据,因为这就代表拉莫斯点对点防守吉格斯,效果是形同虚设!
奥德里奇并不生气。拉莫斯还年轻,年轻人球场上犯错,能力不足被爆。很正常,关键是不要低头认命心态消极就好。
另一边华金在对位与拉姆的攻防中则是五五开,拉姆没有身体上的先天优势,所以他防守更注重意识与团队距离,也就是说尽可能地让团队来掩盖自己的缺点,让队友来与他进行互补。只不过席尔瓦也还嫩,在这一侧。如果是原本的主力索斯盖特,可以说与拉姆配合绝对天衣无缝。
曼联缺乏中路接应的支撑点进行边中结合。只靠边路传中,有点儿类似撞大运的味道,不过,这就是曼联的风格。
简单极致。
世界上恐怕没有第二个教练能像弗格森这样把边路进攻打得如此简单高效。
人们去看曼联的边路进攻,很少会惊叹于他们做出了如何赏心悦目的配合。
边路撕扯对方防线的防守宽度,横传,接应,射门,得分。
套路总是看起来很简单,却总是让对手品尝丢球的苦果。
这不禁让奥德里奇想起了他与弗格森在第一次交手后在对方办公室中的一席谈话。
在那次谈话中,奥德里奇说过,他打造球队的哲学是遵照拉哥尼亚思维。
简单,才具有最大的孕育性和想象空间。
执教十年之后再来审视欧洲足坛,奥德里奇发现,其实很多成功的球队,都在遵循这样的原则。
曼联如此,米尔沃尔如此,哪怕还未登场亮相的穆氏切尔西,温格的阿森纳,都是这样。
像防反的简单极致无须赘述,未来巴塞罗那的tiki-taka,不照样是很简单的一个基础,控球,传球,把最简单的,把10岁孩子接受足球培训就在练习的基础发挥到极致,自然而然就能孕育出无比丰富的内容。
拉莫斯开场被吉格斯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于是奥德里奇让球队把进攻从左路发展,让左路来给予曼联制造重大压力,让拉莫斯先缓一缓,等缓过来后,再给拉莫斯打出手势,让他往上参与进攻。
拉莫斯本身心有顾虑,他生怕自己助攻上去回不来,但在奥德里奇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