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头儿,我在过去两年一直是替补,我想,我有能力打一个主力位置,无论是边锋还是前锋,我想我都可以。可是头儿好像对我打主力没有信心。”
奥德里奇挑起了话头,自己却又坐在沙发上手握茶杯陷入了沉默中。
不同于维埃拉,巴拉克,范尼等球员还不满二十岁。
索尔斯克亚已经二十三岁了。
而且善于细心观察的他也早已察觉奥德里奇最近一个月的训练中开始改变球队战术体系。
未来米尔沃尔会打三前锋阵型。
听起来前锋增多了,可实际上,拉尔森会去打边锋,特雷泽盖依旧是中锋,皮雷也会是边锋,原来的边前卫施奈德都要开始改打边后卫。
如果仅仅是这样,索尔斯克亚或许还会争一争。
但是。他察觉到奥德里奇对舍甫琴科寄予的希望非常大。
教练也是人。对球员们能做到一视同仁吗?
根本不可能。
倒不是说私人关系如何。而是在训练中的组合搭配,队伍分配,花多少口水去提醒球员,教练组们的要求等等方面。
而舍甫琴科在过去大半年的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融入战术体系,其次是身体素质的增强和个人技术的提高,奥德里奇在联赛下半程多数时候都会让舍甫琴科上场适应英超节奏,也许时间不长,十分钟或者二十分钟,但最主要的是让他没有压力地登上赛场,哪怕错失机会表现平平也没关系,就是一种心态适应过程。
正因如此,索尔斯克亚觉得自己在队内前锋排位下降了。他在犹豫是否转会曼联也就情有可原。
实际上他说出这番话,只是暗示奥德里奇:头儿,你给我主力,我绝不走!
奥德里奇将他从北欧带来英格兰,等于把他从荒漠带到了绿洲。他同样心怀感激,可他已经二十三岁了,他觉得自己不能再总是在替补席上等待机会。
何况,如果一定要当替补,在梦剧场当替补,总比坐在狮穴球场的替补席上更好,不是吗?
弗格森转达的信息,奥德里奇无所隐瞒,这是对球员的尊重,安德鲁告诉索尔斯克亚的信息中,就包括了弗格森所说的:主力位置。
去曼联打主力,留在米尔沃尔打替补。
两者有什么可比性?
需要犹豫吗?
可索尔斯克亚就是犹豫了,他还是想留下,但前提是能得到主力位置。
奥德里奇经过长久地思考之后,抬起头来凝视索尔斯克亚,问:“奥莱,如果我同意你去曼联,你会恨我吗?”
索尔斯克亚知道了答案,娃娃脸露出了微笑,摇头道:“不,头儿,对你,我只有感激和敬佩。而且,你也只是做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