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烟雨清巷,北有大漠流光。
不耐,光阴狂,岁月伤。
但求提携为君死,却牵江南风烟紫。
何辞?何辞?
愿望琼楼玉宇先唐瓷。
奈何枯木老朽身已死。
哀兮,哀兮。
有相逢文武双行少年志。
不由忆年少轻狂匆匆时。
尤慕次朝夕,葬此待弥离。
不必常家安,但望一日还。
嘘寒问暖无求。
可达百岁无忧。
肆无忌惮,沧海桑田,四月人间。
而今良辰好景,只是洒满天边。
齐赴高山流水,共享伯牙绝弦。
足矣,足矣。
死后旗挂东南,
供那万物生长,
便长昙花永现。
白衣轻叹,
小楼庄轩。
淡妆浓抹,
在水一边。
题词——龙隐茂林汤
如果说隋唐五代的尚法,是求“工”的体现,那么到了如今我大宋,便是一改往日风劲,讲究“天”“工”合一。书法开始以一种尚意抒情的新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不再是局限于走形,而是写意。
那潦意行草中,洋溢的墨点不留遗憾地星零洒在字里行间,尽是挥毫间的几处挂念,和对这凡尘俗世间最后的一点留恋。
然而最后的落款已经被血墨无情的取代,急着在最后迫不及待地印下了最后的红章,只是这一滩独特血红便是汤庄主“最后的遗憾”。
正如这还未有题名的诗词一样,一旁无首的尸体静悄悄地躺在一旁的床上,放着文房四宝的木质书台离床虽然只有一步之遥,可连接它们的却是风疾缠身的片刻思念,和如今血腥不堪的赤暗山河。
“彻查这里!!莫要放过任何一处可疑之处!!”放下手上的绝笔,袁捕头做着他失控前的最后下令。
此时我也已经回复了一点行动力,便示意那两位捕快放开我,随后那同样两眼怒意的下属,下楼便立刻去执行命令去了。
毕竟是常年游走于刀刃之上,又或者是见多了生死离别,袁捕头相比李梓卯镇定的多,但依旧抑制不住脸上无需言表的自责,提携带刀,静静地伫立,木人一般。
我走上前去查看尸体,就发现这汤庄主浑身上下,没有别的损伤,唯独……只是少了首级!
这实在太诡异!
也许是当局之谜旁观者清,从始至终,我都是以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只是在懦弱中被动的前行。
但大部分应该是那骨子里地好奇心驱动着我,也许是我此行见到的血腥,比我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