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仙侠小说>斩开流萤见桃花> 第二十五章 不过一根鸡腿的问题

第二十五章 不过一根鸡腿的问题(1 / 3)

关于第九雅这一脉那条不成文的规矩,不佩金刀不落毫,福童当然知道。

福童以为天底下小说家最有意思。

小说家,第九雅这一脉最有看头。

那位虞先生说,小说之所以敢称九雅,就在于小说那股容纳天地的气概,“大地山川入白纸,日月星辰一点光”。

一杆笔,爱恨情仇,那么一转两转,就是春夏秋冬,倏忽千年。

还有什么英雄白头,美人迟暮。

油盐酱醋茶和打打杀杀,精彩的不得了。

小事,大事,家事,国事,山下,山上,一条线和一条线,就像一条条江河入海,一个个小故事就成了大故事,波澜壮阔。

什么事都有,什么人都有,奇奇怪怪。

福童觉得小说家的脑子,全是窟窿眼,不然,哪里来那么多的点子。

不过,还是人家虞先生说的好,小说最大的意义就是“囊括八雅,点拨众生”。

福童不明白那位虞先生为什么定下“佩金刀,方落毫”的规矩。

小孩子写故事,没什么大不了吧。

福童请教师父,师父春秋道人说福童不务正业,要福童去请教冬道人。

福童那时候才知道,冬师伯和那位虞先生是至交,很好的交情。

冬道人说,是个入门的标准,写故事也不是随随便便。

因为在虞先生看来,文字是需要沉淀的,只有积淀足够,才能言之有物,不致浮夸轻薄,所谓厚积薄发。

九雅一脉,一般都是“三刀过”,一是木刀,二是金刀,三是玉刀。

木刀在于积淀,可想不可书;金刀在于磨练,写简不沾纸;玉刀才是登堂入室,可以文行天下。

“佩金刀,方落毫”,金刀是说金属书刀,并不是金子做的刀。这个时候,就是说,有资格写点东西了。

但是,只能写在竹简上,不能写在纸上,所以说“写简不沾纸”。这一步,九雅一脉叫做“敝帚自珍”。

自己看看就好,虞先生的意思,一个刚刚落笔行文的雏鸟,能写出什么好东西,没有传阅流通的资格。

另外,写在竹简上,删改必用书刀,费力劳神,更能刻骨铭心,至于下笔之时不敢马虎,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落墨。

说到玉刀,听说虞先生腰间的,是把翡翠书刀。

佩玉刀很难,福童听冬师伯说,九雅一脉能得一把玉刀的,也只是寥寥二三人。

那需要文采斐然,文行天下的资格。

福童慢慢转动串有“肥肚”的树枝,鱼皮已经焦黄。

小桃树跑到江边,掬水,饱饱喝了一口。

黄衣使劲嗅,神情雀跃,还别说,这个糙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