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也不会相信这样的稀奇事。
没想到的是,这样的稀奇事,就发生在自己的重孙子身上。
老人除了震惊,更多的是大喜过望。
当时,就给那个浑身冒火的婴儿,取了个小名,叫做“烛”。
就像那点点烛火,就像那点点希望。
司马家世代兵戎,都没有打过那座山去,他希望这个叫做“烛”的孙儿,能够完成司马家的宿愿。
“烛”儿只在家待了一天,见过爹娘和爷爷,还有他这位太爷。
第二天,就在敕令山了。
所以,孙儿的话没错,敕令山就是他的家。
老人笑语晏晏,孙儿说的有道理。
太爷缓缓起身,问小桃树还记不记得爹娘的样子。
小桃树说记得,爷爷的样子也记得。
太爷说,他们都想小桃树,念叨着小桃树什么时候回去看看。
太爷又问小桃树,会不会写信。
小桃树说是不是那种文字鲜活的白藤信,他只是听说过,但是不会写,祖祖还没有教。
太爷夸奖小桃树知道的多,要小桃树会写信后,多给家里写写信。
太爷和小桃树走的不远,只是在客舍附近的山道,走了走,便开始回返。
太爷问了小桃树一个奇怪的问题,知不知道什么是城隍神。
城隍神,老人知道在大玄的国都,朝武,就有一位城隍神,也是第一位城隍神。
老人没想到的是,朝武,突然给自己来了一封信,信的意思很简单,问自己有没有兴趣做第二位城隍神。
老人更没想到的是,信中落款是“郑政”两个字。
那个二十年前,还是个五岁的小屁孩的太子爷。
老人自嘲,不该问孙儿这个问题,就是自己对于这个新鲜的神位,也不是很了解。
小桃树说知道。
太爷很是惊讶。
随后,小桃树说起了那次下山,说到了老门子和那位叫做“扇”的小门子,说到了白马先生,说到了城隍庙。
据说,城隍庙就在公府北边不远的地方。
爷孙俩聊着聊着,就到了客舍。
太爷带来好多好多的东西,小桃树很激动,手舞足蹈。
有吃的,有玩的,有穿的,有笔墨纸砚,还有书。
那些一叠压一叠的衣服,太爷说都是小桃树的娘亲亲手做的。
还有那一双双小靴子,小桃树眼睛红红的,眼眶湿湿的。
太爷轻轻抚摸小桃树的脑袋,说小桃树只要记得就好,小桃树还小,听师父的话,听祖祖的教训,好好修炼就好。
小桃树点点头。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