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仙侠小说>斩开流萤见桃花> 第三十七章 故事里

第三十七章 故事里(2 / 3)

算怎么一档子事?

黄衣觉得师父犯不着如此大动肝火,悦己,并不耽误悦人,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只不过,在黄衣看来,悦己才是最重要的,而师父更注重悦人和媚俗。

黄衣说,那一次,师父很生气,勃然大怒,大骂,就连“放你娘的臭屁”这样的粗话,都抖出来了。

师父的原话是,“老子的小说尽全五七,求善求美,可赏可讽,就是没有媚俗的勾当!”

黄衣絮絮叨叨,告诉小桃树,他师父老了,框在了“五描七叙”里,出不来,所以他师父才会不理解他师父的宝贝徒儿,黄衣。

悦人和媚俗,其实是一回事,小说家不媚俗,说出去谁信啊?

小桃树不太懂,只是听。

黄衣说,小说家与其说是读书人,不如说是匠人,小说如器,自有其体裁脉络。

写小说如同烧瓷,淘泥、摞泥、拉坯、印坯、修坯、捺水、画坯、上釉、烧窑、成瓷,步骤明确,条理清晰,一步步走下去就是了。

只不过跳刀、画功、火候各有优劣,最后,是上品青花,薄胎细瓷,还是晦暗无光,粗瓷灰碗,都是自家功夫。

就像小说,有好有不好,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还是味同嚼蜡,索然无味,五描七叙,怎么安排,就看小说家的本领了。

无论拟人、比喻,还是夸张、象征,种种手段,一目了然。

说到这里,黄衣轻轻一叹,加重语气,随即一个转折。

但是,在种种手段之上,有人另辟蹊径,别开生面,不再局限于已知的种种写法,一刀横出。

而那个出刀的人,就是他,黄衣。

黄衣声音朗朗,铿锵有力。

他说,小说中,应该有一种写法,叫做断刀。

或于跌宕处,或于激昂处,或于寂静处,或于嚎啕处,或于放肆处,但凡不能尽意处,一刀斩断,余韵袅袅!戛然而止,而且,浑然天成。

这就是断刀。

小桃树不懂。

黄衣说,这还只是一种理论,而且,小桃树还小,不懂实在太正常不过。

别说小桃树一个小娃娃,就是他黄衣的师父,也不理解他这个徒儿。

那位虞先生给了四个字的评语,空中楼阁。

黄衣想要写点东西,就用“断刀”的笔法,证明自己所言非虚。

然而,黄衣有点惆怅,黄衣告诉小桃树,他不明白,师父为什么不让自己写点什么,写点悦己的故事,譬如斗鸡和走狗。

每一次,黄衣想要问问师父,师父总是哼哼哈哈,顾左右而言他。师父说小孩子的笔太轻,写个屁的故事。

黄衣说,他要先写出一部“小断”,再写一部“大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