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政有些惊讶,没想到大司马的重孙,竟然是敕令山的弟子。
敕令山收取弟子,向来很严格,而且必须勤劳三年农事,勘验合格,才能录入山门,这一点,郑政早有耳闻。
看看大司马怀中的小娃娃,应该也就是三四岁的年龄,难道刚刚出生,便被抱上山了?
暖阁之中,正中是一黑漆彩绘的偌大长几,上有果盘,太爷和郑政相对而坐,小桃树就坐在太爷的膝盖上。
脂官坐在郑政一边,位置略略靠后。
而福童根本没有进来,就在暖阁门口,席地而坐,有点避嫌的意思。
郑政满面笑意,着意看了看小桃树,笑道:“桃树,好名字,大司马,桃树几岁了?”
太爷会意,知道眼前太子爷的疑虑,笑道:“三岁了,生下来便被抱上山了,种了三年的稻田,不过,还没有名入谱牒,算不得真正的敕令山弟子。”
郑政点点头,原来如此。
虽然郑政不是窥窥,但眼力还是有的,虽说看不出小桃树修行的根骨,资质,然而,小桃树没有起火。
这一点,看得出来。
“见面辨火气,搭眼觑气象”。
山上人的这一套,郑政明白,是寻常窥窥,还是独夫,或者武夫,火气和气象就是判断标准。
窥窥是后天火气,以灵气起火,所以叫灵火;独夫和武夫都是先天火气,淬炼一口精气,叫做精火。
至于窥窥登高,走到哪一步?
这就要看气象了,譬如窥一纳履,气象很简单,就是一股子勃勃火气,热火朝天的旺盛气象。
窥二宝宫,就是庄重大气,森严气象。
每一步,气象皆有不同,各有千秋,所以,才能从气象中,觑出些蛛丝马迹,判断究竟走到哪一步。
而武夫,不讲气象,讲意境。
三步一炼,前三步炼体,第四境,便是炼意了。
一般来说,一境二境的武夫,实在微不足道。三境武夫,流罡境,才算是入得了山上人的眼。
因为,这一境,罡息流体,炼体的最后一步,已经开始炼意了。
有了与山上人争雄的资格,当然,只是山脚的小窥窥。
想知道,一个武夫到了哪一境,就看武夫的“意”。流罡绕体是三境,意蕴内敛是四境,大宫。
五境芝鼎,芝兰玉树,讲究的就是意境的纯粹,凝练了。
郑政看不出许多,但是身边的脂官,看得多一些,美眸流彩,很惊艳。
实在是大司马的重孙,那个叫桃树的小娃娃,根骨,资质都很好,是一个独夫苗子。
但是,究竟好到哪一步,她就不知道了,只知道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