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爷重重点点头。
心中大宽慰,烛儿的确聪明,知道自己一直以来的执念,就是那为了保住自己一条命,三千慷慨赴死,埋骨声山,不得还乡的儿郎。
坐在门口,眯眼打盹的福童缓缓睁开眼,转过头,看向直起身,站在太爷眼跟前,神情刚毅的小师弟。
那一句“我请亡卒尽还乡”,委实豪气干云。
不愧是咱的小师弟!
一几之隔的太子郑政和苏脂官,同样神情严肃,颇为动容。
大司马有个好孙儿,有气魄,大气魄。
郑政心头颤动,“掘开山根起尸骨,我请亡卒尽还乡”!
没错,似乎这句话,更应该由他这位太子爷来说,大玄的儿郎,他郑政本就应该如此。
一时间,心中如有波浪汹涌,久久不能平息,喉结涌动,却又如鲠在喉,不知道说些什么。
郑政看着对面身板挺直,拳头紧握的小娃娃,满心欢喜,随即,又有些失落。
可惜,不能入朝。
不然,定然会是下一个大司马。
郑政没有看到的是,身边一臂之遥的苏脂官,同样看着那个小娃娃,笑靥如花,如沐春风。
这样的小娃娃,应该在止屠山,更应该做他们兵家的弟子才对,苏脂官如是想。
只可惜,是敕令山的弟子,不然,她是真的要把小桃树抢上止屠山。
太爷红光满面,看得出,很高兴,那双大手搭在小桃树的肩头,按了按。
小桃树转过身子,重新坐回太爷膝盖。
郑政想了想,认真说道:“北伐时,小桃树可以做一个‘匠卒’,跟随鲁先生,与大军随行,不在征战之中,大司马以为如何?”
“匠卒”,就是工匠随行使唤的小卒子,一般不参与作战,大多是修补战具,打造铠甲等。
太爷一愣神,有点惊讶道:“鲁先生,‘匠鲁’?”
“匠鲁”,顾名思义,就是姓鲁的匠人,大甲洲有鲁家,善铸甲。世称“匠鲁”。
鲁家有仙人,而且不止一位,是名副其实的“仙阀”,声望很高。
说起鲁先生,世人自然而然,想到的一般都是“大甲鲁家”。
但是,先生,这两个字,并不是随随便便,一个鲁家人就可以称呼的。
而是,铸甲已经出神入化,甲成有灵,才可以称之为先生。
郑政轻轻点头,笑道:“没错,正是大甲鲁家,鲁先生。”
太爷哦了声,意味深长。
大甲鲁家向来都是做的“卖甲”的买卖,从来没有入朝的先例,想不到竟然不远千万里,来到腴洲,挂身在大玄王朝。
大玄王朝有鲁家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