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少商微微皱眉,他有些想不明白,董丁这位仙人,想要怎么对付即将出世的爵公爷,难道他要杀之?
据说,那位敕令山的掌令道人很厉害。
洪少商轻轻闭上眼,心中苦笑一声,想得远了。山上人,山上事,他才知道多少,无论是董丁,还是敕令山掌令道人,他都不清楚,只知道二人都是仙人。
关于“清流立国”,他并不看好,但是,他的二弟,洪少章很有信心。
信心来自于那位似乎一直在闭关的董仙人,洪少章也没有想到,他的师父,说的那么直接,“只管立国,有仙人扶之”。
洪少商也知道,“清流立国”势在必行。
正如洪少章所说的那样,大玄王朝已经不是以前的大玄王朝,因为那位太子,他要“翦灭诸侯,置天下兵马于股掌”。
清流在所难免,只是早晚的事情。
如果清流不能早早站稳脚跟,割疆立国,那么,就像他划清流为三郡,以后的清流便不再有什么清流公了,只有大玄王朝的郡县。
只是,清流立国的时机太不好。
二十年前,刚刚北伐回军,洪少商便苦劝自己的父亲,当机立断,清流立国,奈何清流公只顾得悔恨,不肯立国。
其后,七年前,大玄推出“恤劳加恩令”时,二弟洪少章提出清流立国,又被他的师父,那位董仙人果断按下了。
大势不再,董仙人反而要求“清流立国”了。
董仙人的眼里,从始至终,都没有清流,更无需为清流考虑什么,他眼里看到的只是一枚棋子。
洪少章与洪少商多次秉烛夜谈,兄弟二人都清楚当今的尴尬局势。
如果立国,凭借清流甲士与大批青词诰弟子的加入,对于黑卒子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只是,后继就难了。
洪少章曾提出一种大胆预想,或许清流立国,根本动不着清流大军,仅仅是仙人间的对弈。
甚至于,清流大军不流一滴血,便有仙人阻敌于城外。
因为洪少章从他师父的语气中,听出了那股势在必得,那股仙人扶国的底气。
所以,洪少章在思考立国后的事情,他不想洪家人只是台面上的傀儡。
洪少商知道,自己的弟弟,终日奔波的小公爷找过白马先生,找过那位法家有“法子”赞誉的非非子,找过墨家的那位“大侠”······
一直在忙着罗织势力,属于洪家的势力。
洪少商明白,洪少章是在担心,清流立国,那位董仙人达成目的后,不肯离去,贪图清流鼎盛人气,“仙人住国”。
所以,他要拉进来一位足够份量的仙人,来平衡清流的局面,他在这种平衡中,真正掌控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