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树抬着头,看向那张和善笑脸,点点头,“我为太爷挑的,太爷可以折枝唉。”
陶昌泰便慢慢蹲下身,花儿双手抱着汉子的脑袋,两只小脚还搭在汉子胸前,一下下轻轻踢踏。
即便如此,陶昌泰这个虎背熊腰的汉子,还是比小桃树高出半个脑袋,花儿有点俯视小桃树的感觉。
陶昌泰笑着说道:“小桃树,能不能让给俺家花儿啊?”
小桃树便看向太爷,太爷一直想要在家里种一棵桃树的,三年前就想了,从知道小桃树给自己取了个桃树的名字后。
这事是福童告诉小桃树的,福童说太爷第一次来敕令山的时候,他就想给太爷折枝桃枝,让太爷带回去。只是,太爷说,他不敢坏了敕令山的规矩。
别看敕令山满山的桃树,这桃枝却是谁也不敢擅自折的,从敕令山开山的那时候起,桃树就成了敕令山的象征。
后来,定下了五年一度的折枝会,寻常时候就更没谁胆敢折枝了。
就是山下百姓,敕令山也严禁折枝,但是会赠送修枝时候,裁剪下来的桃枝。
太爷笑容和蔼,抚摸小桃树的脑袋道:“太爷只要有个念想就好,不拘哪一根都好。”
于是,小桃树点了点头。
陶昌泰哈哈一笑,慢慢直起身,夸奖小桃树是个爷们,又对着太爷点点头,表示感谢。
花儿的娘亲,那位始终笑容恬淡的妇人,只是微微躬身。
陶昌泰就要驮着宝贝闺女走向那处山坳,就听见一声“我佛光明”,不远处桃林中,走出一位和尚。
一身宝蓝袈裟,白面大耳,缓缓走来。
陶昌泰的脸色便有些难看,一个薄情的贼秃。
虽然他没有见过三灯,但是,腴洲的和尚,那个辇仙之辈第二的家伙,从来都是披着一袭宝蓝袈裟,这一点,他还是知道的。
陶昌泰看向那个白面大耳的和尚,讥笑道:“呦,俺这是看见谁了,这不是三灯菩萨吗?”
三灯菩萨面不改色,一副慈悲相貌,仿佛充耳不闻,依旧缓缓走来。
及至近前,三灯菩萨抬眼看向那个神情不屑,虎背熊腰的汉子,笑容和煦。
陶昌泰讥讽道:“俺就佩服你们和尚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能耐,俺现在就想知道,你这位菩萨是不是真的打不还手?”
三灯菩萨双手合十,嗓音平和道:“施主说笑了,敢问施主······”
陶昌泰打断三灯言语,冷笑道:“你想问俺叫啥吧,俺叫陶昌泰。”
三灯菩萨有些震惊,只是那抹惊讶神情一闪而逝,随即还是一副古井不波的神态。
懿洲陶昌泰,那个大山走出来的汉子,一个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