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盛唐日月> 第六十五章 小学 (上)

第六十五章 小学 (上)(5 / 7)

,却笑着瞪了他一眼,不再继续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让他难堪,“此物,名为转轮捡字排。这车辐和纬线,乃是两日来用昭和老夫共同所为。想法主要还是来自用昭,老夫不过在旁边给他查缺补漏!作用,类似于前隋陆法言的韵书。但使用起来,却简单了许多。”(注:韵书,古代研究文字发音的专著,已经有了拼音的雏形。其中陆法言的《切韵》,在唐代流传最广。)

唯恐大伙听不懂,故意留出了十几个呼吸时间,他才又笑着缓缓补充,“用昭将文字,分为二十三声,三十九韵。分别用铭刻于辐线与纬线之上。以同音文字和罗马文简化标记。声与韵相切,便是一个字的本音。而老夫以为,此法并不能将我大唐所有文字涵盖,所以增为二十八声,四十二韵。以凹槽盛放同声同韵之字,再以音调升降区别之,则可将大唐文字,涵盖九成以上。剩余一成不常用之字,则留待日后继续酌情增补!”(注:现代汉语是二十三个声母,古代汉语发音复杂,所以声母和韵母会多一些。)

“如此,可就简单太多了。只要识字,便能用得了这铜活字。”卫道听得心悦诚服,在一旁连连点头。然而,却努力压了又压,才将自己想要说的后半截话,硬生生憋回了肚子里。

“想说就说,只要你说得有道理!”贺知章见了,顿时觉得他好笑又可怜,又瞪了他一眼,主动放宽了对他的要求。

卫道立刻如蒙大赦,赔着笑脸追问,“晚辈,晚辈只是,只是不解,为何还要用这拂菻文字。我大唐的文字不是够用么?何必多浪费一份精力?”

“问得好!”贺知章笑了笑,嘉许地点头,“老夫也曾经问过用昭。他说,拂菻文字,不是给你看的,而是给一个字都不识的蒙童看的,称为简韵!儿童开蒙之初,先学会了二十八声,四十二韵,以后再看到文字,皆可用声母和韵母标注,如此,无论读还是记,都事半功倍!”

话音落下,喝彩声立刻响彻整个大堂,“善,大善!早有此法,儿童开蒙,能少吃多少苦头?!”

原来众人开蒙之初,都是吃过大苦头的。全凭着毅力过人,死记硬背,才将先生所教的文字读音,给硬记了下来。但是大伙的族人之中,因为记性不好,或者毅力稍差而辍学者,每年都不知凡几。若是早有一本简韵,开蒙就会变得极为简单,家族中的读书人,也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翻上数倍!

“怪不得用昭在请柬上说,有事情拜托我等去做!”卫道终于杠无可杠,拉起衣袖,跃跃欲试,“原来要用铜活字,填满这转轮上的凹槽,做天下第一印书神器。恰好卫某也学过几天金石,不如从今天……”

“此事可不敢劳烦卫兄!”话才说了一半儿,却已经被人从身后打断。正接了最后两位贵客,毕构和张说,陪着他们一起走进大堂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