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
两边宫人取琴二张,上一张是妲己,下一张是伯邑考传琴。
伯邑考是个君子,不知妲己心中之想,为了早日救父亲回西岐,伯邑考教导得认真:“犯臣子启娘娘;此琴有内外五形,六律五音。吟、操、勾、剔。左手龙睛,右手凤目,按宫、商、角、征、羽。又有八法,乃抹、挑、勾、剔、撇、托、摘、打。有六忌,七不弹。”
妲己问道:“何为六忌?何为七不弹?”
“闻哀,恸泣,专心事,忿怒情怀,戒欲、惊。”伯邑考微笑道:“疾风骤雨,大悲大哀,衣冠不正,酒醉性狂,无香近亵,不知音近俗,不洁近秽。遇此皆不弹。此琴乃太古遗音,乐而近雅,与诸乐大不相同,其中有八十一大调,五十一小调,三十六等音。”
有诗为证:
音和平兮清心目,世上琴声天上曲。尽将千古圣人心,付与三尺梧桐木。
邑考言毕,将琴拨动,其音嘹亮,妙不可言。
且说妲己原非为传琴之故,实为贪伯邑考之姿容;挑逗伯邑考,欲效于飞,纵淫败度,何尝留心于琴。只是左右勾引,故将脸上桃花现娇艳夭姿,风流国色。转秋波,送娇滴滴情怀;启朱唇,吐软温温悄语。无非欲动伯邑考,以惑乱其心。
邑考乃世之君子,因为父受羁囚之厄,欲行孝道,故不辞跋涉之劳,往朝歌进贡,代赎父罪,指望父子同还故都,哪有此意。虽是传琴,心如铁石,意若钢坚,眼不旁观,一心只顾传琴。
妲己两番三次勾伯邑考不动,心中又起了一计,说着琴一时难以明白,就吩咐左右上宴,妲己命席傍设坐,令伯邑考侍宴。
伯邑考吓得魂不附体,跪拜道:“伯邑考乃犯臣之子,荷蒙娘娘不杀之恩,赐以再生之路,感圣德真如山海。娘娘乃万乘之尊,人间国母,邑考怎敢侧坐。臣当万死!”邑考俯伏,不敢抬头。
妲己媚笑道:“伯邑考之言差矣!若论臣子,果然坐不得;若论传琴,乃是师徒之道,坐亦何妨。”
可伯邑考却不为所动,伏地不起。
妲己见伯邑考俯伏不言,又见邑考不动心情,并无一计可施。妲己邪念不绝:“我到有爱恋之心,他全无顾盻之意。也罢,我再将一法引逗他,不怕此人心情不动耳!”
妲己只得命宫人将酒收了,令伯邑考平身,道:“卿既坚执不饮,可还依旧用心传琴。”
邑考领旨,依旧抚琴,照前勾拨多时。
妲己忽然说:“我居于上,你在于下,所隔疏远,按弦多有错乱,甚是不便,焉能一时得熟。我有一法,可以两便又相近,可以按纳,有何不可。”
伯邑考连忙道:“久抚自精,娘娘不必性急。”
妲己却道:“不是这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