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
哇塞,这些物资要是给华夏,得打死多少小鬼子。
骆熺标及11位兄弟只用一门大炮、三发炮弹就拯救十万余人,实在是战争史上最大奇迹。
岳刚此行,就是为了摧毁日寇海军15艘舰艇!
他记得很清楚,日寇海军没有战机护航,因为骆熺标开炮击伤日寇指挥战舰之后,并没有战机轰炸炮台,第二天才派侦察机去侦察。
既然如此,使用轰炸机就没有问题。
当岳刚指挥轰炸机来到圌山关宽阔的江面时,正好看到日舰排成一条长龙,大摇大摆地行进。
按道理,他们应该发炮试探,进行火力侦察,但看到要塞已无人迹,故而志得意满,不屑发炮试探。
这时,要塞发出一颗炮弹,朝指挥舰呼啸而来,可惜没有打中,在指挥舰边爆炸,激起数丈水柱,吓了日寇一大跳。
鬼子水兵急忙寻找目标。
“八嘎,哪来的炮弹?”
“支那守军不是撤退了吗?”
“快,快找到他们,我们不能当靶子。”
第二颗炮弹再发射到,落在敌军驱逐舰的船头旁边,激起的水柱高达两三丈,敌舰船头满是淋漓水沫。
“快找啊,他们埋伏在哪里?”
“来不及了,撤退,撤退!”
“调头,快调头啊!”
指挥舰慌了,想要调头,哪里来得及。
第三颗炮弹呼啸而至,这一炮不偏不倚,正中敌舰的尾部,敌舰舵机被打中失灵,在水面上失去控制,燃烧起来。
日舰反应过来,大炮也开始轰击炮台,但炮弹大多落在炮台前面的山壁下,并没有对炮台造成杀伤。
岳刚知道不会有第四颗了,立刻下达命令。
“自由轰炸鬼子战舰,将高度拉低,直接飞到战舰头顶,就在他们头顶下蛋,让他们粉身碎骨。”
十架轰炸机呼啸而下。
日寇一看,是自家的飞机,不由得欢呼起来,以为是来助战,轰炸圌山关的。
特别是指挥官山谷大佐,更是松了一口气。
他非常清楚,圌山关如果有炮台,战舰就是靶子,只要对方较对炮位,绝对是一炮一个准。道理很简单,江面又不是大海,再宽又能多宽呢?一炮两炮打不中,第三炮必然击中啊,能逃到哪里?
刚才第三炮就打中他的指挥舰,他正等着第四炮。
但第四炮没有射来,他正奇怪,却看到轰炸机飞来了。
这就解释得通了,对方地势高,肯定先观察到帝国轰炸机飞来,暂时隐蔽,等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