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
陈飞之所以选择这个作品,就是因为看中了他的“一书封神”的作用。
此时,他凭借《肖申克的救赎》这个中篇小说已经累积起来一定的名气了,所以如果他继续努力?再次发表《哈利波特》?那么他在西方世界里的地位就将坚如磐石,以后,也就没有什么人能够撼动他的地位了。
如果他继续担任两个作品的导演,把相应的电影搬上大荧幕,那么?他的影响力必将载入全球史册,成为人类文化历史上谁也不可能忽略的丰碑?到时候,他振臂一挥?呼应之人可就不是一万两万,而是几千万甚至是几个亿了。
这是他精心制定出来的发展路线?是他苦思冥想之后的结果?效率高?影响大,一旦做成必将一鸣惊人。
关于哈利波特这个小说,已经无需陈飞多言,他的优秀有目共睹,《星期日泰晤士报》编辑尼科丽特·琼斯说:“哈利·波特系列已是经典。它很好地利用了儿童文学传统,也使其本身很有深度。儿童图书是否经典的一个标志,在于其是否能对成年人有吸引力。《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显然具备这个特点。同所有的最佳儿童读物一样,“哈利·波特”为那些不失童心的成年人提供了无尽乐趣。最重要的一点是,《哈利·波特》让读者在一个不道德的时代看到了德行的力量。”
作家陈丹燕也总结道:《哈利·波特》是一部很有文学特质的小说,如果只看一本可能看不大出名堂,但要是读完了全本,就能看出有英国文学和英国历史的传统;而且结构庞大,不是小开小合的故事。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和逻辑能力,才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对《哈利·波特》持肯定意见的作家、评论家们认为我们不应一味地拒绝《哈利·波特》而应该思考它对中国作家和文学出版的启示。
所以,这个故事的问世绝对能引起轰动。
此时陈飞给赵玉良看的,是一部分打印出来的稿件,并不多,因为这个故事他也才开始撰写。
“哈利波特?”赵玉良看到小说的名字时,愣了一下,凭借他当记者和主编的敏锐主角,他觉得这个小说跟之前连载的《肖申克的救赎》应该是不一样的,连类型都不一样。
回过神后,他连忙低下了头,小眼睛眯了眯,明亮的目光全部定格在了打印出来的稿纸上,从打开的车窗吹进来的风把他那稀疏但梳理得整整齐齐的头发吹得稀稀拉拉的,但他浑不在意,只是专注地看着那一段段由二十六个英文字母组成的文字世界里。
稿纸里的文字写道:
第一章,穿越哈利波特
安娜拿着餐刀,专注的拈着刀尖,将方糖切成一块块大小相等的正方体。
方糖就着牛奶混入咖啡,缓缓搅拌,安娜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