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熔炼成铁块,剩下的碎石都被用来修路,铁矿村庄的路面比很多州府城镇都要好就是得益于碎石充足。
修路的目的也是很简单的,不远处就是烧窑工坊,水泥就是通过烧窑得到的。
熔炼后的铁矿都是抢手的资源。
李德有自信不缺钱也是要凭借这些资源。
幽州工坊就是品质与信誉的保障,就在城守府财务快见底的时候,工坊的收入则是回了不少本钱。
依托于幽州优秀的冶炼技术,他们打造的兵器质量上乘,成本价格非常合理,李德就让敢于在这个时候冒险赚钱的人将工坊接单的事情传播出去。
另外幽州还收取矿石。
很多势力手上有矿石的全都用来当成折扣来用,就是工坊会收购以一个相应的价格。
用铁矿抵折扣的订单基本都是势力的大单子,他们知道通过自己的铁匠打造兵器成本很高而且制造出来的兵器没有幽州工坊的好。
介于成本与收益,有很多势力会选择拿铁矿出来这样便能够获得最大的价值。
幽州工坊几个订单交付之后,盈利几十万贯又能够支持各个工坊开展业务。
因为战乱,大部分商人都在幽蓟十六州避难,很多商人在城守府的引导下开建了好多的工坊。
解决劳动力就业还丰富了产品种类,幽州依然是商贸中心,而各个州府则开始向生产制造方面发展。
开商铺,建设工坊城守府注册登记,审核官员们都是非常上心的,整套流程都有官员亲自处理。
实地考察手续办理,后续的反馈,让商人无忧。
官员们最想听到的话就是有人开新的商铺,建新工坊,就连招工城守府都出人手帮忙恨不得一天之内就能够投入生产。
商业发展了,店铺开张这些都是关乎税收也是官员们的政绩,所以每个人都非常的上心。
两个月的时间,幽蓟十六州有了新的变化,人口越来越多,商业越来越发达。
幽州的工坊的订单是接连不断,有兵甲订单,有马车订单还有各种工具的生产。
在各个地方忙着攻城略地的时候,幽州成了众多实力的物资提供商人,有的势力还过来购买粮食。
李德忙着经济发展,红牡丹的信息他也在看的。
当前的形势虽然乱的很却没有真的动摇隋炀帝的根基,隋炀帝现已返回了洛阳。
有二十万兵马和三十万西北兵,返回洛阳之后立刻派遣西北兵北往阻击突厥。
西北兵出动,十二太保全都派出去作战,经过十多天的奋战将入侵的突厥驱赶出了朔方。
靠山往得知北方突厥危机已经解决便想返回西北去对付吐谷浑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