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汉末纵横天下> 第十三章 辩经

第十三章 辩经(2 / 4)

是要辩经,我来会会你!”

人群中蹿出一个儒雅少年。

“还未请教阁下名讳。”

吕煜对其行了一个古礼,后者一见,只好恭恭敬敬的还礼。

“在下汝南应宇。”

汝南应氏

这家是出过司隶校尉的,不算高门,也不算寒门。

“既要辩经,还请出题?”

“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德之所助,虽贱必申。义之所抑,虽贵必屈。故附势匿非者无所逃其罪,潜德独运者无所隐其名,信不易之宏轨,百王之通典也”

一顿引经据典之后,应宇再说道:“僖公二十二年,宋襄公与楚师战于泓,“不鼓不成列”、“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最后大败,受伤而亡身。此是左传记录。”

“而《公羊传》云:‘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将这个脑袋不甚清楚的宋襄公大大夸奖了一番,甚至还与贤君文王相提并论。公羊之弊可见一斑,公羊虽盛,不过后人之言,岂是夫子大义?左传乃先人之说,夫子亲言,比之公羊,胜过之犹如皓月比之沟渠也。”

说完这番话,应宇已经是觉得自己稳了。

陈群听完应宇的话之后,也是轻轻点头。

“汝南应宇果真熟读春秋,深谙公羊之弊,此番言论,非大儒不可破之。”

杨修虽然狂妄,但对应宇这番言语也颇为赞同。

“公羊毕竟后人之言,早不是夫子亲意了,我倒是想看看吕公明如何破局。”

“如何,为何不说话了?”

众人见到吕煜不言语,顿时起哄起来了。

“若辩之不出,认输便是,我等又不会拿你如何?”

“左传乃春秋正统,公羊非夫子之言!”

吕煜轻轻摇头,笑着反问:“我如何辩不过了?”

他向前缓走两步,说道:“阁下辩经,却只是拿出一处来,如何算得上客观?况左传全书,也不是全然没有缺点。”

“阁下以己之长攻我之短,确实是好计量。”

应宇听完吕煜的话,很不服气。

“刘向《别录》有言:左丘明授曾申;申授吴起;起授其子期;期授楚人铎椒,铎椒作《抄撮》八卷;授虞卿,虞卿作《抄撮》九卷;授荀卿;荀卿授张苍。其间8人单传,约250余年,名录清晰,乃先贤真意,公羊二传都是子夏的弟子公羊高、谷梁赤以口授的方式将《春秋》的微言大义传给后学,经过历代记录传播,早失真意,莫非吕兄觉得先贤之言有错?”

“先贤之言或有对错,不过春秋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