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那得看在下的本事了。”
蔡邕诧异的看了吕煜一眼。
“看来此事你是准备多时了。”
“为家国计,为社稷黎民百姓计,如何不应该准备?”
“你虽跟随王允,倒也是忠君报国之人,若在寒衣节上,你真能说服董卓,我给你名帖,有何不可?”
“多谢蔡公。”
这拿到蔡邕的名帖,也只是吕煜的第一步而已。
不过吕煜刚刚起身行礼,后者就给他来了这么一句。
“你先别着急行礼,你来雒阳求官,可要留在雒阳?”
蔡邕突然这么一问
让吕煜稍显诧异。
“雒阳是非之地,我在寒衣节祭祀大典上若是招惹了董卓了,自然不会久留雒阳的,出外为官是我之愿也。”
“嗯。”
蔡邕轻轻点头。
“你与孟德,可还有联系?”
曹老板?
吕煜马上猜出来蔡邕要做什么事情了。
“尚还有联系。”
“好!”
蔡邕闻言大喜。
正要说话,但又想起了什么事情一般,将脸上的喜色掩盖下去。
“能出外为官,非常好。”
这前后两句,情绪的变化也太明显了,话机也不搭。
吕煜明显可以感觉到蔡邕后面这句话,完全就是敷衍来的。
“蔡公若是有所请求,在下自然会援手。”
“确有之。”
吕煜的表态让他很满意。
“但此事,寒衣节之后再说。”
这请求
怕是与蔡文姬有关
吕煜的猜测,其实就是蔡邕心中所想。
他见到吕煜手上有曹操名帖,也知晓吕煜与曹操的关系不一般,现在雒阳外,他最能托付的人,自然就是曹操了。
让曹操派人联系卫家,这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
吕煜与曹孟德关系好是好,也得他在寒衣节活下来再说,若连活都活不了,死在北郊了。
那他今日说的话,也就是废话了。
“如此也好。”
“去将我名帖拿来。”
蔡邕吩咐身后老管事。
“是。”
没过多久,老管事手上已经是端着一个红盘了,上面静静的躺着蔡邕的名帖。
“多谢蔡公。”
接过名帖,吕煜也没有把玩,恭恭敬敬的将名帖放在胸口衣袋里面。
“在下今日前来,也带了礼物过来,手抄《述行赋》,虽是班门弄斧,但也费了晚辈几个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