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
郑泰前几日的表现,换他作为董卓,也不会让郑泰待在他的幕僚团里面的。
“我看公明也不要求官了,现在离洛才是重中之重,董卓与李儒,绝对是不会放过你的。”
郑泰知道的内幕多,因此上前来劝告吕煜。
“我现在可不是要离洛就能离洛的。”
现在离洛?
雒阳城外满是董卓的西凉铁骑,现在出去,不就像是一块肥肉丢到食人鱼群面前吗?
这是找死的事情。
“得罪了董卓,还想要全身而退,很难。”
不过吕煜也做好准备了。
好在他的老师是朱儁,即便是局面险恶,只要有朱儁在,他只要足够小心,保住性命应该还是可以的。
不过
十八路诸侯讨董,这件大事吕煜肯定是要赶上的。
而且最好是有些实力了再过去。
后面十八路诸侯讨董,他要想有收获,必须要有实力。
最起码是自保的实力。
十八路诸侯,人是多,但强却是不强的。
所谓“十八路诸侯”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算起来大概只有11路,分别是:
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郡太守袁绍、陈留郡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郡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代理奋武将军曹操。
而且这些人的职务多是刺史、太守,是地方上的行政官,按照汉朝制度,“州郡不典兵”,他们都没有军权,袁术虽然有后将军的头衔,但本也是虚职,此时又已被董卓控制的朝廷免了职,根本不掌握军队,曹操的代理奋武将军一职也是袁绍遥拜的,不合法。
而且这些刺史、太守大都是不久前何进、袁绍为在地方夺权而任命的官员,任职时间稍长些的韩馥到任也顶多一年多,其他人多是几个月,他们虽然有朝廷颁发的委任诏书,但在豪强大族左右地方政局的汉末时期,他们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十分有限。
这些刺史、太守为参加会盟都带来了一些人马,人数虽多,有七八万到十万的样子,但都不是精锐。
甚至不少是临时召募的新兵,缺乏训练,曹操在已吾募兵一下子就召来了数千人,也根本来不及训练,让这些人上战场与强悍的凉州军正面交锋只能是送死。
长沙郡太守孙坚是个老牌军人,很有军事才干,手下的人马战斗力也最强,但他是后来参加讨董的,关东联军会盟时并没有主动联络他。
另外,联军在酸枣会盟的时间是初平元年(190年)正月,这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突然有许多人马聚集在一块,军粮供应就是个难题。
由于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