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性的,并没有改变颍川士人“申、韩遗风”、“好争讼分异”、俗多朋党”等地域文化特征。
东汉时,颍阳人王霸“世好文法”。
阳翟人郭躬,家世衣冠,父弘,习《小杜律》。郭躬少传父业,讲授徒众常数百人。郭氏自弘后,数世皆传法律。
长社人钟皓,世善刑律,教授门徒千余人”。
陈寔授徒,颍川荀慈明、贾伟节、李元礼、韩元长皆就陈君学。
郭嘉“自弱冠匿名迹,密交结英隽”。
可见颍川原有的“高仕宦,好文法,喜争讼,多朋党”剽悍之风终西汉一世无太大改变,此风延至东汉就自然成为颍川多智谋之士。
有好就有坏,有坏就有好。
就像是现在这些人看着吕煜的眼神,就有点亮过头了。
这是审视的目光。
从脚看到头,那一双双如同火炬一般的眼神,似乎是可以透过肉体,直窥你的灵魂。
当然,这些颍川俊彦在审视吕煜的时候,吕煜同时也在审视他们。
在吕煜眼中,这些人比那些脱光衣服的美女都还好看。
吕煜心中若是有一个形象,那一定是发着红光,留着口水的。
这些人,各个都是仪表不凡,还有几个生得颇为俊美的。
郭嘉此时在细细观察吕煜。
在白衣郭嘉看来,面前这个才从小舟上下来的男子,实在是一个俊美男人。
只见许县令俊美绝伦,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的脸俊美异常。外表看起来好象放荡不拘,但眼里不经意流露出的精光让人不敢小看。一头乌黑茂密的头发,一双剑眉下是一双星目,深邃的眼睛,一眼望不到尽头,让人一不小心就会沦陷进去。
高挺的鼻子,厚薄适中的红唇这时却漾着另人目眩的笑容。
吕公明
才入颍川便取得如此成就,看来确实是有不凡之处。
“公达,这几位,不介绍一二。”
上了湖心亭,吕煜表现得非常泰然自若,丝毫没有将自己当做是外人的感觉,反而将自己当做是主人对待。
“是在下愚钝了。”
荀攸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连忙告罪,不过他正要介绍的时候,一边锦衣打扮的戏志才却是笑了笑,说道:“还是我等自己介绍为好。”
荀攸想了一下,也是轻轻点头。
“这样就再好不过了。”
“还是我先来介绍罢。”
白衣郭嘉先一步走上来,对着吕煜微微行了一礼,说道:“在下郭嘉,阳翟人士,倒是没有多少名气,如今见得许县令真身,当真是心中仰慕。”
这位便是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