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承唐启明> 第十一章 颓垣夜月洛阳宫(三)

第十一章 颓垣夜月洛阳宫(三)(2 / 3)

纳谏,在军民中口碑甚好。而登基以来种种善政,也让大家看到了中兴太平的迹象。

曾葆华和燕小乙对视一眼,然后一起把目光投向闻师道,想从他嘴里听到某种答案。

“百姓苦战乱久矣,见官家资性宽厚,无苛猛之政,便心生期盼。可惜官家目不识丁,治政全委与辅佐之臣。臣贤则政明,臣庸则政废。”

曾葆华眼睛一亮,“先生的意思是官家仁而不明?”

闻师道淡淡一笑,转言道:“而且官家已经年及花甲了,人一老,则心思不同壮年了。哀秋萧索,难有雄心壮志了。”

曾葆华和燕小乙连连点头。

这时,杨崇义神情有些怪异地进来禀告道:“华哥儿,衙门外有人报案。”

“报案?”曾葆华奇怪了。他上任洛阳县右县尉以来,这是第一次接到报案。

“哪家府上?”他追问道。

“景秀坊姚府。”

“唤进来。”

来人三十来岁,个子挺拔,虎目鹰鼻,细目高眶,低颅阔脸。看到他这样子,曾葆华和燕小乙的脸上浮现出几分怪异,跟杨崇义的神情一模一样。

“小的姚铁杵给曾官人见礼了。敝府上最近丢了一件贵重物品,找寻多日都不见,我家主人只得来官府报案,请曾官人到府上侦缉寻踪,帮着找回物件来。我家主人必当重谢。”

曾葆华眼睛转了转,冷冷说道:“本官知道了,你先回去禀告贵主人,我稍后即到贵府。”

等姚万年离去后,燕小乙迫不及待地说道:“契丹胡虏!”

此时闻师道和郭延义明白了曾葆华三人神情为何如此怪异。他们自小就跟着父辈同契丹人打仗,对契丹人印象深刻,更有着血海深仇。

“长得有七八分像。只是契丹人归附我朝的也有不少,不可轻举妄动。小乙,你去打探下这姚府的底细。”曾葆华谨慎地说道。

在去姚府路上,燕小乙匆匆赶来跟曾葆华一行人会合。

“华哥儿,我打探过了。这姚府是丰州的世家大户。前些年契丹侵扰河套五原地区,便举家迁到河东,捐财募勇,为先皇灭梁出力不小,家主姚大郎被授封丰州刺史。不过我听说了,这姚官人不喜做官,以商贾为乐。常年奔走在云蔚、五原等地,贩卖牛羊马匹,皮毛茶盐,获利颇丰,是河东和洛阳有数的巨贾。”

“那这姚府上现在谁做主?”

“听说是姚官人的妹妹,姚小娘子。”

拐进景秀坊,正面看见一座府邸,大门金钉朱漆,两边墙壁皆砖石间甃,镌镂花鸟走兽飞云之状,气势威严。

跟着仆人走进姚府,只见雕甍画栋,峻桷层榱,覆以琉璃瓦。曲尺朵楼,处处朱栏彩槛。转进深院,又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