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就泄了。他舒展开眉头,耐心听完,点点头,如之前一样点评几句,但明显和颜悦色了很多。
之后几组如预料的一样讲得不好,郑老师也没生气。
晚自习时,郑老师将冯晓直接叫了去,将完整的演讲稿看了一遍。
“……这是你们自己写的?几个词用得大。”郑老师边看边批改,“有几个语法问题。”
冯晓红了脸,“找张毅豪的姐姐帮了忙,他姐姐在瑶外念书。”
张毅豪也不能老麻烦姐姐,所以最后成稿的时候,有不少还是冯晓和杨慧慧的修改,少不了纰漏。
郑老师圈出的语法错误,就是她们两个后来加上的句子。
郑老师夸得几个词,其中也有张毅豪姐姐的纠正,但大多是两个女生查着字典翻译的。法律的专业词汇,他们一窍不通,只能现查现学。
“你们的选题切入不错。我也是头一次知道瑶城还有这些历史,还有这种凶案……”
这么说着,郑老师就想起了孙老师,心中怪怪的,不禁瞥了眼身边乖巧的学生。
“嗯。我们也是这次查资料才知道的。里面一些事情,是问了法治博物馆的邱老师。邱老师在瑶大附小当政治老师,是法治博物馆的志愿者。”冯晓高兴地回答,对自己这次完成的作业也非常自豪。
“是吗?小学老师啊?”郑老师惊讶。
“对。他喜欢小孩子,经常给春秋游的小学生做普法教育。他大学就是学法律的。”
冯晓和杨慧慧的文章以离奇凶案为切入点,介绍瑶城的法治建设历程,内容详实,立意也不错。
当然,作为瑶城高中不算天赋异禀的几名学生,他们也没能写出一篇锦绣华章来,翻译成英文后,更只能说是翻译正确,没有偏题。
郑老师回想了一下自己这一天来检验的成果,又低头看看这篇演讲稿,有些犯愁。
“你们这一组,就你们,五个人?”郑老师抬头,看看冯晓,视线扫过杨慧慧。虽然刚接手七班的教学,但班长和课代表总能很快记住。另外三个男生,郑老师环视班级一圈,勉强从人群中找到了三颗黑黝黝的脑袋。
“嗯,就我们五个。”冯晓回答。
“这样啊……我看你们之前演讲,还得多练练。你和杨慧慧还好,那三个男生得好好练练。”郑老师说道。
他也没想将三个演讲划水的男生踢掉。
冯晓一喜,学生的稚气让她根本不会掩饰自己的心思,喜色浮于面上,但她没有问出自己心里的猜想。
没两天,冯晓就知道自己的猜想没错了。
郑老师将他们组报给了教学组长,他们和其他老师推荐来的同学被一起叫到了小会议室,一组组上台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