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十九岁了,而且做事桩桩件件,都令人惊叹,朕也不多问,相信你能做好。”
皇上浑浊的老眼看向他:“朕老了,你要早做准备,朕信你,你就放手去做吧,做事时多相信祖宗社稷,多想想景国江山。”
李星洲点头作揖,老皇帝随后招手,福安公公连忙把一个精致册子恭恭敬敬递过来。
“这是北伐之战论功行赏的册子,本来想中秋佳节布高天下,没想出了那样的乱子,你回去看看,若有不妥,来与朕说。”皇上说着将册子递给他。
他双手接过,打开一看,其中第一条居然有加他为枢密使!
李星洲惊讶,随即皱眉道:“这枢密使”倒不是他不想干枢密使,若他为枢密使,再扩新军为五厢都,那就是彻彻底底的抓牢了军权,可枢密使是何昭备的位置,大家心中都有这种默契。
前枢密使、参知政事或平章事卸任,后接替的必然是开元府尹,几乎成朝堂惯例了。
皇上看他一眼:“你是担心何昭?”
李星洲点头。
“不必多想,何昭今年才加转运使,加太快不是好事,朕说明了,大家都能理解。”皇上轻描淡写的道。
李星洲听完,恍然大悟,怪不来几个月前,大军出征时,他就奇怪皇帝为何莫慢慢去加了何昭一个京西路那边的转运使,原来是为这个。
皇帝早想好要把枢密使加到他头上,这样一来军事大权就落入皇家手中,但何昭是大家认同的人选,也是朝廷惯例,所以给他加一个无关痛痒,有实职,无实权的转运使,然后就可以顺理成章以升迁太快为由,将枢密使加到他头上来。
李星洲心中一凛,姜还是老的辣,他肯定早在大军出发之前就做好准备,想好要这么做,这么说来,逼走冢道虞说不定也是老皇帝为皇家集权有意为之了
心里对老皇帝更加高看忌惮的同时,他也有些感动,虽然老皇帝冷血毒辣,不讲情面,不把人当人,手里的血比他这个打仗的人还多,但不管出于对国家未来考虑也好,为李家皇族权力延续也好,这个人都替他铺了一条坦途,为他做了很多事。
集权固然不好,因为高层决策失误会被无限放大,但也代表高效,高执行力,是此时此刻,内外交困,金国虎视眈眈,蒙古蠢蠢欲动,李星洲必须把景国军权牢牢抓在手中才有胜算。
他站起来,对皇上深深作揖,老皇帝只是微微点头,然后摆手让他走
回到王府的时候,德公也来了,他得意向德公炫耀此番进宫的成果,德公也十分惊讶,惊讶于皇上居然同意了。
不过随后又是欣慰,对他道:“皇上是下定决心,将江山社稷托付于你了,切莫不可像之前那样吊儿郎当,行事鲁莽。”
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