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只有突pò
了玄泉三重,才能进入玄田境。
对于玄河境的修liàn
,龙云昊发xiàn
与太阴/门的不一样。太阴/门的玄河,是在体内蜿蜒而上到头部,类似于盘山公路九曲十八拐,最后到达山顶。
而太元莲花经所述的玄河,是从腹部的玄潭开始,先向下流经会阴(两腿结合部),由腿内侧到达脚底足心的涌泉穴,再走两腿外侧,到臀部后面的尾闾,过命门(后面背上的两肘之间)、夹脊、到大椎(背部两肩之间那个突起的肉坨处),走两肩、两臂外侧到手背,如手心劳宫穴,沿两臂内侧回到两肩、大椎(与来方向的河道反向并列),走后脖颈,玉枕(脑壳后面),到头顶百会穴,过前额、鼻根、上颚内、舌头(舌抵上颚引接)、喉咙,心窝,回到玄潭,为一个循环。
以上读起来繁琐眼花,下面简单明了的把路径标示出来:
腹部玄潭→会阴→两腿内侧→足底涌泉→两腿外侧→尾闾→后背命门→夹脊→大椎→两臂外侧→劳宫→两臂内侧→两肩(并列但方向相反的河道)→大椎→百会→前额→上颚→心窝→腹部玄潭。
哦,难怪太元门以前能够成为第一大门派,他们的玄河修练方式比太阴/门的有很大的优势。太阴/门的玄河是一次性河流,玄液沿着弯曲的玄河流到头顶,在没有玄海形成以前,玄液在头顶就挥发/浪费掉,所以像六阴宗这样的中小门派,在没有一定的药物支持下,很难修到玄海境界。因为你的玄液在头顶河流的出口处都挥发/浪费掉了,境界还怎么上去?
太阴/门那些长老级以上的人物,依靠了特殊的药料辅助(比如八宝汤一类),才突pò
玄河境界上升到玄海境界的。
而太元门的玄河,是循环往复流动的,没有在头顶百会穴挥发/浪费,因此玄液相对容易越积越多,回流到玄潭的玄液逐渐增加,以至最后潭变为海,到达玄海境界。
从经书描述的修liàn
方法看得出,太元门的人能够较为容易的到达玄海境界。他们不像以太阴/门为代表的其他门派,从玄河境到玄海境,需yào
产生一个值得飞跃,进行所谓的“突pò”,才能到达玄海境;而已只要坚持修liàn
,不断进行量的积累,随着玄河的不断循环流动,玄潭积聚的玄液不断增加,自然而然就到达了玄海境界,不需yào
所谓的“突pò”。修到了玄河的后期,甚至已经分不出体内小宇宙里的玄潭此时是潭还是海,因为玄河后期的玄潭已经是面积广阔,跟海好像没有什么区别了。
可以分析得出,以前的太元门,修到玄海境界的人,比其他门派要多很多。所以这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