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配音天王> 第199章

第199章(2 / 3)

《余罪》证明他技巧纯熟,爆发力强,在青年一代演员中前途可期。

《柒个我》,沈亦臻,证明他拥有演员该有的上进心,不断寻求突破。

结果呢?新剧一上线,喜提猴戏表情包。

所以与其说张一山演得烂,宁远更相信这浮夸的猴式演法,是主创们一致认可的,这版韦小宝就不算一个完整的人。

在宁远记忆里金庸原著全书五十回,可主线迟迟不开始:顾炎武、黄宗羲谈论明史案,天地会与陈近南,茅十八与私盐贩子冲突引出韦小宝,再到二人一路北上京城,误打误撞被海大富带进宫,和小玄子不打不相识……

整四回全是铺垫。为什么?

金大师在造人设。韦小宝的聪明、狡诈、义气、算计……这角色身上复杂又暧昧的人味,都在这四回的故事里搭建起来。

新版呢?三十分钟,讲完四回原著。结识茅十八,打退官兵,遇见海大富,和小玄子打架……

留给张一山的时间不多了!

所以他只能挤眉弄眼,拼命用夸张表情展现角色的存在感。贪财?聪明?胆小?

当韦小宝的厚度全部都压在张一山清瘦的脸上时,硬生生给他从28岁,压到82岁,全是褶子。

剧里怎么演?同一个茅十八,不同的韦小宝,风格各异。

梁朝伟,典型tvb培训班方法。听到反问后,歪脸,挠头,展示犹豫和紧张,用一系列反应表现内心冲突。

陈小春,则是漫画式呈现。正脸一套:拍胸脯,绝不出卖兄弟!转过身又另一套:内心os直接说出来,配合上纠结的表情反差。

张一山版?无。

对,全删干净了!

这也是宁远不想把锅甩在张一山头上的原因,他可能可以演好韦小宝,但《鹿鼎记》没给他机会。

当年宁远看新版《鹿鼎记》,老是有种看竖屏短剧的错觉。服化道,满屏廉价感。比如全网闹笑话的俩字——鳌府。

鳌拜府邸?

鳌拜,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清制只有辅国公以上爵位的府邸才能称府,直到雍正时期才追封超武一等公。

严格来说俩字全用错了!

侧面证明观众的标准:你别太过分,我也能假装看不见。可它偏不信邪。连主角服装都经不起推敲。

甚至剧中构图、打光、调色、配音……没有一处是令人舒服的。

服化道,说到底是什么?诚意,尤其古装。它不仅体现作品制作上的基本尊重,更能在细节中看出创作者对其作品的创作野心。

极尽的考究和还原,就是诚意吗?也不一定。真正的诚意在于创作者是否足够爱惜自己塑造的人物和世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