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唐杨国舅> 第三一三章 孰又知晓?

第三一三章 孰又知晓?(3 / 4)

请柬,张瑜拿过来连看都没看就交给旁边侍立的丫鬟。

“姐姐想必最近也很忙,唉,总想知道张家将姐姐许配给哪户人家,谁若是娶了姐姐,真是他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咸宜公主说完,陪同张瑜一起出了茶室,正要走,忽然记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一份好似书信般的东西递给张瑜,道,“这是我母妃写给张令公的一封信,劳烦张姐姐转交。我们宴会见。”

……

……

张瑜见过咸宜公主,心情无比沉重,感觉自己正被武惠妃一系的人针对,她跟咸宜公主的私交,成为别人的突破口。

回到府中,张瑜把此事跟父亲张拯一说,张拯摆摆手,道:“等你祖父回来,你自己跟他说吧。”

张拯不太想评价这件事。

他知道自己女儿见识广博,既然他探不清楚老父亲的意思,干脆等张九龄回来,让女儿自个儿去说,顺道听听张九龄的意见。

张九龄回来已是华灯初上,脸色沉重,眉头紧皱,似在朝堂遇到什么不顺心之事。

“父亲,这是咸宜公主托瑜儿转交的信函,乃是惠妃武氏写给您的。”张拯把信件拿出来,上面蜡封未破,显然在这之前未有人打开看过。

张九龄接过信函,直接拆封,将书信仔细看过,随后放下,颇有些不耐烦地道:“那女人,还不死心。”

张拯道:“父亲说的,可是她想让十八皇子当太子这件事?”

“不然呢?她入宫晚了些,如今风华正茂,深得陛下宠信,可她儿子却没有大造化……按照礼数,就算太子被废,也绝对轮不到她儿子来当储君……”

张九龄评价很直接,没顾儿子和孙女在旁便脱口而出。

张拯请示:“那父亲是否要回信?”

“不必了。”

张九龄摆摆手,“这件事我自会处理,至于回信……只会让她以为有条件可谈,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加理会。瑜儿,你见公主,她跟你说什么了?”

张瑜在旁默不做声,听到问话,马上将咸宜公主跟她会面的经过娓娓道来。

尤其提到咸宜公主在她面前说杨云好话一事。

张九龄听完后,皱眉道:“说起来,我今天倒是忘了御史台有这么号人。”

张拯好奇地问道:“今日父亲未让杨道长商讨国事,莫非并非是有意为之?”

张拯之前得到的情报,张九龄故意针对杨云,请御史台的官员与会,唯独不请杨云,现在才知另有隐情。

“他一介未长开的少年郎,除了道家事别的一窍不通,我请他去作何?也是今天无人跟我提及,便未当回事。”

张九龄解释。

张拯点了点头:“如此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