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头紧锁,好似被什么事情困扰。此时他整个人脸色难看,精神萎靡,明显他这个皇帝并不是事件的参与者,只是在事后被告知宫里发生变乱,仓促出关。
“陛下,杨天师来了。”
高力士恭敬向李隆基行礼。
李隆基抬头看了杨云一眼,叹道:“杨天师,惠妃之前跟朕说,你这边探查到有关大唐储君天相变化,不知可有此事?”
杨云看了眼高力士,高力士侧开脑袋,明显回避他的目光。
杨云心想:“若太子真的因带兵入宫之事而被拿下,皇帝未大发雷霆,武惠妃还跟皇帝说什么天相,足以说明皇帝对废太子之事尚心存疑虑……这是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毕竟废太子的行动比历史上早了好几年,此时李隆基头脑还算清明,对李瑛也未完全失望。”
“回陛下,确有此事。”杨云行礼道。
李隆基道:“可为何太史局的人没有奏报?且别的修道者,也未对朕有所警示呢?”
高力士急忙道:“陛下,杨天师的能力,绝非普通修道者可比。”
杨云马上明白高力士紧张的原因。
“高力士已深陷其中……若皇帝不处置李瑛,那就说明李隆基对高力士已心存疑虑,不敢再重用,加上高力士无法在储君面前立足,他失宠离宫是早晚的事情。既然高力士已决定要铲除李瑛,就不会在这件事上留有余地。”
转念又一想:“之前我退出,他们一个个自信无比的样子,以为只要能引李瑛入套,就能把李瑛给废了,殊不知李隆基并不是傻子,明知儿子没有篡位的能力,怎会相信李瑛会带兵入宫谋逆?”
“杨天师,朕在问你。”李隆基神色严肃,迫切地想杨云描述有关天相之事,以此来决定李瑛的命运。
杨云道:“回陛下,贫道以师门传下勘探天机的方法,推测出大唐有乱星出世,且有储君乱国之征兆,此等事关系重大,非臣一人能承担,便找宫中要人警示,惜陛下闭关未能及时获悉……”
杨云既要帮忙废太子,自然要解释清楚,何以察觉到太子谋反,却没有把消息告知皇帝,而是告知武惠妃。
李隆基听了这话,并不完全相信。
高力士急切地道:“陛下,此事已得验证。”
“这算什么验证?就凭太子领几个杂兵入宫?”
李隆基态度不善,似乎察觉到高力士牵扯进太子谋逆案,有意设置陷阱让太子中套。
不然为何会在他闭关时才发生太子带兵入宫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
若说太子有能力谋反也就罢了,关键是太子带的人实在太少了,进宫后好像一切都被人算准,才冲进宫门不远便被人拿下。
可以说这次太子谋反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