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朝中大臣纷纷上疏重处,此番朕不过是顺其自然罢了。”
“是?陛下。”
高力士恭敬领命?随同李隆基一起回去?然后开始草拟诏书。
……
……
李隆基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当天就下旨格杀边关罪臣胡将。
张九龄已离开衙署,乘坐马车回家,半道有中书省的吏员骑快马追上告诉他这个消息,赶紧折返宫门。
公事房中,张九龄召集官员问询情况。
“怎么回事?陛下怎会突然改变主意?”
张九龄之前多次提请严惩落罪边将,都没得到李隆基许可,他本以为没希望了,李隆基突然下旨杀人,这是他完全理解不了的事情。
恭敬肃立一旁的右拾遗王维说道:“旨意是由高公亲自送来的,他态度严厉,叮嘱兵部和刑部严格按规矩办事,不得拖延。”
张九龄心中大感宽慰。
之前他找高力士说事,高力士漫不经心,以他的经验,当然能想到高力士跟张守珪关系好得几乎可以穿同一条裤子,他的奏请很难获得成功。
可现在高力士主动来送圣旨,说明就连高力士也改变立场,以张九龄想来,一定是发生什么重大事情,才让皇帝对此事突然变得坚决起来。
“酌情让刑部和兵部加快办案流程,力争明日正午行刑。”张九龄不想拖延,为避免夜长梦多,对下面的人吩咐一番后才算是放下心来,宽慰地返回家中。
……
……
张九龄归家,刚进门,就从知客那里得知有边关使节到来。
随即张拯出现在他面前,着急地道:“父亲,幽州都督张帅遣使登门,已在府内书房等候多时。”
“张元宝为何要派人来?”
张九龄不是不知情由。
之前他一力主张诛除边关犯事胡将,张守珪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给他送礼帮忙斡旋说项,大概也想过以张九龄为人处事,不可能会改弦易辙帮助胡人。
张守珪想到的应对办法,就是严重打击张九龄在朝的威望和影响力,竭力阻隔张九龄跟李隆基会面,同时以高力士和李林甫、牛仙客等人在朝为其说项,本来大获成功,谁想突然出现如此变故,使节只能登门求助。
现在似乎只有张九龄才能拯救那些素为张守珪宠信的胡将。
张九龄到了书房。
只见一名四十来岁身着官员常服的男子站在书架前,拿着本书在看。听到脚步声,对方侧头看来,见是张九龄,连忙将书卷放回书架上,快步到门前行礼通报,张九龄才知此人是幽州都督府长史,平时留在京畿为张守珪打点关系,名叫张忠。
“张令公,我家大帅有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