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哎呀!”
袁不焕一拍脑袋,点头称是,“我倒是气糊涂了,竟没有想到,纵横家人,岂不是都只这样的么,这下我明白了!”
他也并非糊涂蛋,被冯子康一言点醒,自然知道该怎么做,胸有成竹,笑逐颜开。
纵横家中人,在乎的只有利益,什么大道之类,对他们都是狗屁!
既然如此,对症下药,也不是没有办法……
袁不焕眼中,露出一丝寒光。
冯子康在旁看了,也不做声,他早知道这个外表憨厚软弱的掌门并非简单的人,他能做到这个位置,必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距离天柱山之会正式开始,还有两天!
※※※
九流的心思,现在也算是通气的差不多。
但是三教儒、释、道,却不知道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冯子康更关心的,其实是这个。
儒释道三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支持大唐朝廷,除了他们的既得利益之外,还有什么其它的原因?
天地大劫,清清楚楚,武周代唐而立,乃是天意。
武稷占了一个武字,若是日后定国号为周,自然就应了谶言,占了天机。三教中人,莫非是想要逆天?
逆天者劳,这三教源远流长,主事之人绝非傻蛋,到底是什么,促使他们下了这个决定?
这几天三教中人,各自讳莫如深,非要等正式商榷之时,才肯透露。袁不焕拐弯抹角去打听消息,却始终不得要领。
“子康,你看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
这一段下来,袁不焕不但对冯子康的实力赞不绝口,对他的分析布局,也是刮目相看,这个十几岁的少年,倒像是个几百岁的老修一样老谋深算,关键,他身上还没有那股子沉沉暮气,兵家锐意进取,就靠在他身上了。
冯子康也皱起了眉头。
三教到底是在打什么算盘,他心中却也是没底。
按说他们若是想要维持大唐朝廷,这个时候,怎么也该想办法劝服九流诸家,至少能拉拢几家也是好的。
纵横正是等着三教来出价,却是等了半天没等到,才只好委委屈屈地与九流同盟,若是儒释道三家愿意出点代价,只怕他们也不是不愿意靠到另一边。
“掌门,我倒是有个新想法……”
冯子康略一思索,还是把这几日分析的心得,剖析给袁不焕听。
“哦,你说来听听!”
袁不焕眼睛一亮,洗耳恭听。
冯子康站起身来,微微踱步,“这次儒释道三教的行径,颇为诡异,一点也不像是为了大唐朝廷尽心尽力的样子,倒像是另有打算——照我看来,他们只怕并不是为了这个尘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