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要么被歼灭,要么被抓,成为白烈帝国攻城拔寨的炮灰。
谁愿意去做炮灰呢?
所以跑是一定要跑的。
而且这跑也不是漫无目的的跑,一定是要绕开白烈帝国的军队的。
如此一来,他们的活动空间就会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压缩。
而土匪毕竟是土匪,在逃亡的过程中,他们也是难改本性,于是这便做出了抢掠边境三城之事。
由此也能看出,率领这支流寇的首领,估计也是曾有过将领经历之人,对于局势的判断还是很准确的。
所以他们并没有在抢完三城之后,再顺势往南特行省而去。
因为他很清楚,凤栖行省的局势不好,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南特行省身上。
此刻水深火热的南特行省,更是比凤栖行省还要凶险百倍。
跑去南特行省,无异于找死之举。
但继续留在边境三城也是不行的。
毕竟他们是趁着黄梁在攻打东平城的时候,借机抢占了三城,算是抢取了黄梁的胜利果实。
留在边境三城,那不是相当于在等丰黄梁上门报复?
到时候一场恶战打下来,人数处于劣势的流寇们未必就是黄梁的对手。
在土匪势力这里,判断实力强弱的标准就很简单,那就是看谁的人多,谁的人少。
黄梁人多,那他就牛,既然已经虎口夺食,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那么这逃跑的路线其实就很明显了。
不能往凤栖行省的主城方向,也不能逃入南特行省,于是,陈明所处的那个方位,就成了第一选择。
那里,是白烈帝国关押华老人质的地方。
白烈帝国所选取的这个位置本就不是凤栖行省中很重要的战略要地,并且战斗进行到现在,大量的军队已经在往主城方向去压,以至于看守人质之处的兵力越来越少。
既然如此,白烈帝国就不会在那个地方大张旗鼓,而是以低调为主,只需守住人质完成任务即可。
所以这份平静却被流寇首领误解读,认为那里便是白烈帝国鞭长莫及之处,眼下正好可以过去,说不定沿途还能再抢下两座城池。
而这也就解释了黄梁派出去的人
通过对眼下局面的分析,陈泽几乎将流寇首领的心理活动拿捏到了极致。
眼下还需要确定的,就是陈明随着痕迹跟过去后会发现的情况。
这些流寇走了至少有半个月之久了,在时间上确实有些长,可考虑到从东平城这里往关押人质之处的直线距离上还有四到五座城池,陈泽认为,或许还能赶得及。
原本想要将边境四城的所有兵力都整合到一起,可没想到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