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作无形无质,随其后而去。
洪易匆匆回到侯府小院中?便沐浴更衣,来到书案前。
本待写上几幅字?静下心来。
忽然见到书案上,摆着几样从未见过的物事。
“雪笺纸?白狐笔?紫石砚?麝香墨……”
洪易也是读书人,且自小遍览群书,知见广博,伸手抚了抚,轻闻数下,便将这些物事都辨认了出来。
脸上不由露出惊色。
这些东西,每一个都价值不菲。
其中的雪笺纸与白狐笔,听说便是出自儒门,更是难得,市面上堪称一纸、一笔难求。
是谁送来的?
刚生出这个念头,洪易便看到旁边有一张留字。
是小安留下的,上面说明了这些东西的来历。
“景雨行,小理国公?”
“他为何送我如此贵重的东西?”
虽然留字上说明,那位小理国公是看了他看写的字句,赞誉有加,才送出了这些礼物。
洪易却不认为自己写的东西能值这般贵重之礼。
“罢了,无功不受禄,明日送到洪雪娇处,让她退回去便是。”
虽然心下做了决定,但洪易看着桌上的笔墨纸砚,心中却仍旧蠢蠢欲动,十分不舍。
不是他贪心,而是在传闻之中,儒门的器物,制法玄奇。
都是沾染了文道宗师大儒的浩然正气的,读书人得到,用来伴身,得到浩然正气浸染加持,头脑都会清明许多,悟性大开。
雪笺纸与白狐笔便是其中的名物。
相传皇宫里的文房之物,都是出自儒门,当今陛下所用的,更是出自亚圣公亲手所制。
亚圣公有言: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配义与道,塞于天地之间。
洪易读书多年,自然知晓。
却并不能真正知道,何谓浩然之气,其气又有何神妙。
凡儒门学子,天下读书之人,就没有不想养出浩然之气。
因为那不仅是真正读书人的风骨、精神之所系,胸中有浩然气,才能为世人认同为文人,受世人所尊崇。
而且浩然之气,是儒门君子六艺的入门根基。
养出胸中浩然气,便能习得儒门君子艺。
天下皆知,世间文人学子尽皆趋之若鹜。
洪易自然也不例外。
“我便用这白狐笔写上几个字,也不损耗纸墨,左右也是用过的,也不打紧。”
洪易一看这笔,便知道并非新笔,虽然保养得十分好,玉质的笔杆,却是有几处十分润滑,显然是被人经常用过的痕迹。
想着,便抽出自己那黄旧的纸张,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