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刘浪写球赛看见人性,分析了这种没有规则约束的状况下,现如今的国人将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反应,所以如果把国外那些高度契约化、自由化的方式移植到国来,肯定会乱套。
结果立刻被现场的打架斗殴证明了,两三天的时间。
况且,在一大堆打架视频,白浩南的言论被摄像传,成了重点。
这个年代和五年前大不同,甚至今天也跟几个月前不一样了,据说是苹果刚发布了一款拍摄能力超好的手机,某个公众软件也发布了视频共享功能,反正八月份那次,白浩南出来给冠军颁奖时候讲话是所有人没想到的,临时拿出手机来拍也跟不,更重要的是算有人拍了,哪怕顶着罗马里奥合作训练营的头衔,一个足球训练营的学龄童赛颁奖说几句话没谁会注意听。
感觉也陈素芬认真听了。
但今天确实不同,二十万巨奖蓉都业余足球队打擂台的消息已经在蓉都和传播了十多天,热度一直未消减,从周紧锣密鼓的密集赛,老练教练们用碾压的方式教了后辈们如何做人,到这周好像要沦为一个笑话,各种层出不穷的乱七八糟,每天都在传播各种新闻、图片、视频,每天都有人好的来看赛,也有更多从周末开始认同这家训练营对孩子教导理念的足球爱好者,带着孩子来训练,每天参加下七八点的训练然后开车回家,避开了堵车高峰期也没什么耽误的,所以每天看台是坐满了人的,而且都习以为常的拿着手机拍照摄像。
打架的时候更是几乎所有人都在摸手机猎的高峰,谁知道白浩南这个时候出人意料的拿起麦克风,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制止了打架,还顺势推出一波自己的言论,或者说广告。
在眼前活生生例子的广告。
这些踢个野球,业余赛都要打架的家伙,在各自的社会生活很难是多么出类拔萃的人物,起码不是德才兼备的人物,更多是这个社会的失败者。
人生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会做人,会来事,在规则范围内如鱼得水的人往往都活得较好,这个社会终究是要个体去适应社会,而不是让别人来迁自己,恣意妄为的人终究会在社会碰得头破血流,像那几个躺在人工草坪被警察带走的家伙。
太特么具有现实意义了。
一篇署名流浪的章迅速在这个晚开始到处转载刷屏,《我的孩子,应该踢足球》。
章是以我假如有个孩子,在面对这个压力越来越大,生存空间越来越艰难的残酷社会,要如何才能帮助孩子避免失败开始的。
刘浪显然是个把转换概念用得炉火纯青的家伙,他没有提如何让孩子成功,而是谈避免失败,毕竟对于现在的孩子,他提出来个观点,现在的儿女已经不再是以前养儿防老,养女得嫁妆的耐用消费品,几乎所有城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