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正名的举措。
一份坚持。
一份追求。
一份执念。
一生的理想,不过如此!
其实狄韵活的很累,并不快乐!
也许狄韵达成所愿就活的不再累了。
但这需要一个过程,而如今的挫败就是应该承受的代价。
相比于王浪军坚持问心无愧,从不勉强自己去善恶之事,只做随心顺心之事,明显有分歧。
在某时候,王浪军所作所为称不上好人。
就像王浪军面对李二与权贵士族的算计,绝不妥协,守着自己的科研技术不放,管他死多少人,与自己不相干。
这间接害死不少人。
在狄韵看来这就是错,一种罪过。
民众是无辜的。
若是大仁大义之辈,一定会舍弃自我的名利救民于危难之中。
相比之下,王浪军在狄韵面前确实有些尴尬。
狄韵并非不谙世事,懂得王浪军的为人与苦心,遥望着远处喊杀声涌动火光的景象摇头说道:“不,不是这样子的。
妾身知晓夫君敲打李二,从上之下的实施新政大计,用心良苦。
这并不是人性贪婪善变可以解释的事情。”
“好了,夫人明白就好了,还是想想艾斯的下步行动,予以迎头痛击吧!”
王浪军不喜欢感叹人生,抛出头疼的问题。
其实自打王浪军进入长安城以来,就在设计艾斯入套。
只可惜艾斯变得谨慎小心,远离长安,派遣下属伺机作乱。
这就很难下手了。
毕竟王浪军可不想打草惊蛇,抓杀几个小喽啰,惊走艾斯。
何况不知道艾斯潜藏在长安城周边真正的目的,打草惊蛇就不是王浪军设局下套的本意了。
为此,王浪军感知到艾斯的人四处挑唆权贵士族对自己不利的行动,根本没有阻拦,为的就是诱敌入瓮。
当然,让他们搅乱局面,亦是强迫李二走上革新大计的步骤。
要不然,谁能让帝王低头认怂办事啊?
那不是让李二做傀儡皇帝么?
因此,这是一个原则性问题,没有经历挫折,李二是不会屈从的。
狄韵一怔回神,收敛了一下波动的情绪,蹙眉转向王浪军说道:“艾斯组织神出鬼没,出入长安来去自如。
这说明朝中有内鬼为他们策应,打掩护。
要不然,艾斯的人绝不可能掌握朝廷的动向,迎合李二挑唆权贵士族为难我们。
但内鬼会是谁呢?”
“这个问题,以前的我有两个猜测。
第一是满朝文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