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大门会紧跟着关上。刘淼还是小时候周森的时候,就听一些人吹嘘过,说除非是用导弹来砸门,否则无线电二厂的门是绝对砸不开的。只不过那个时候周森就只看到已经被拆卸掉的大门和已经生锈而再也升不起来的路障罢了。
原来的无线电二厂,现在的仪器厂,但逃不过市场改革洪流的裹挟。和无线电厂相比较,无线电二厂似乎更尴尬,一条陡直的山坡就基本决定了这块地皮完全卖不出价值来。重要的是,无线电二厂的离退休工人比无线电厂更多,但是留下来的高技术工人却少了许多。
对于留守的仪器厂老厂长来说,他觉得能有人来盘活这个厂子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奖励了。每每看到以前老同事为了几十元的医疗报销单就跪上门求自己高抬贵手的样子,他是背后哭得最难过的那个人。不是他不想报销,可他手里没有钱,为数不多的救济款还是自己每个月去县里、市里求来的。这点救济款自然自能先紧着那些瘫痪的、重病的人先用了,其他人也就只好先自己扛着吧。
听说今天有家公司的老板有意图收购仪器厂,老厂长特意将自己的厂长办公室打扫了一番,总不能让外人小瞧了不是?这个老板还是老周头的儿子介绍的,想来应该是靠谱的吧。老周头的儿子前些年也是吃过大亏的人,不过幸亏遇到老孙主席的儿子,没想到短短两年就起来了。老孙主席的二儿子一家在东方市发展,因此就将宝庆这个大后方留给了老周头的儿子在操持。老厂长不但去过老百姓连锁百货新宝店,也在儿子儿媳陪伴下逛过宝庆商贸中心和宝庆城市广场,啧啧,没想到这么一大盘子生意居然是无线电二厂老人们的后人弄出来的。每每和人闲聊的时候,自己也与有荣焉呢。
如果老周头的儿子真能解决这档子事情的话,少不得自己到时候要上门去谢谢人家。老厂长就这样自言自语地说了十几分钟之后,周爸爸等总算是赶到了真正的仪器厂门口。这座小山丘的山顶早就被削平了,用来兴建无线电二厂的厂房。而厂房往下,沿着公路两边有七、八排大概二十栋六层楼员工宿舍。以前这里是非常繁华的,只是随着仪器厂的摆烂,年轻人纷纷离开了这里。于是这里就只剩下了老人们了。
“这不是学农么?怎么有时间来看我这个老头子啊?”老厂长看到周爸爸等人到了,立刻出来寒暄到。
华人聊天的时候往往都不爱直奔主题,尤其是关系越亲密的人,那绕的话题就越远。刘淼看着周爸爸和老厂长寒暄了半个多钟头,终于话题绕道了关于收购仪器厂的事情上来了。刘淼的意见是,如果收购仪器厂的话,那么收购金只能有无线电厂的一半。和收购无线电厂的条件一样,刘淼不会接受离退休员工,也不保证百分百接受在职员工。离退休员工的安置问题由原来的工厂去负责,而在职员工必须在一个月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