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大家避之不及,除了实在躲不过的,如荣威侯府,小莫氏的娘家,跟长兴侯府,其他的顶多遣了仆妇过来替主家吊唁一下,奉上丧仪,匆匆而去。
杨清玉经此一事,又被杨骄一通奚弄,彻底绝了那点儿见不得人的心思,倒是瞬间长大了许多,知道外头的人都是靠不住的,而母亲又是个懦弱的性子根本立不起来,便每日陪在小莫氏身边,操持家事,外头则交给杨奉夫妻,这样一直熬过了头七,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错。
杨奉过来跟杨华峰商量了,将莫氏的灵柩暂放在城外的庵堂里,只等过了十五,西府举家扶灵回乡。
虽然西府跟侯府已经分了家,但莫氏终归是杨华峰几兄弟的嫡亲伯母,他们是要为莫氏服上一年的齐衰的。
杨华峰还罢了,左右也是个闲职,可杨华隆跟杨华林就不一样了,这一年之后,谁知道又是什么光景?若是大家刻意把他们忘了,这再等着起复,只怕就都到猴年马月了。加上身上还有差使的杨仁宁,杨仁桂,莫氏虽然死了,还是将侯府众人给害了一把。
“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去,这孝,谁也不用为她守,”颐寿院里郭氏看着垂头丧气的几个儿子,一拍桌子道,“我就这上折子承情,莫氏不配为我杨家妇,侯府跟西府分家二十年,我的子孙不为她守孝!”
能不为莫氏守孝自然是最好的,杨家几兄弟对当年的事都记得清楚,没一个真心愿意为莫氏放弃前程的,可郭氏上折子,管用吗?“母亲,万一礼部不准呢?”
“你们都先准备着,真不准了,我就上金銮殿上承情去,”不为儿子的前程,就为自己心中的不平,郭氏也决定要争上一争,“不是还有太后吗?我递折子请见太后娘娘!”
杨骄也在考虑莫氏的死,她这一死不打紧,等于又害了侯府一次,若是没有杨华隆去大同的事,杨家子弟就算是为她守个孝,然后在家里避上几年风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可周承辉给的这个机会,于杨华隆,与杨家,都是一个希望,一个家族想要兴旺,光靠后退保本儿,族里在朝廷上无人,那一切都是空谈。
心里有了主意,杨骄便往西府莫氏的灵堂去了一趟,给她上了一柱香,不论前世,还是今生,侯府都没有丝毫对不起莫氏的地方,可她却害的自己的亲人受尽苦楚,自己再做什么,都是她应得的报应!
彭氏的禁足因为过年,已经被郭氏解足了,可等杨华隆的任命一下来,她就彻底疯了。于她来说,跑到大同那种风吹日晒不说,还有可能丢了性命的地方,还不如在绵阳天高皇帝远的,当家作主来的好。
杨华隆现在最懊恼的就是莫氏死的不是时候,因为毕竟有丧在身,母亲郭氏不好到康王府去,“你哪儿来的那么眼泪,不是跟你说了么,那边虽然苦一些,可却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这两年凡是在康王手下的,但凡请功,上头就没有留中过。”
于男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前程跟功业能叫人心醉神迷的了,于女人来说,家人的平安跟陪伴却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