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生产的安-2飞机!
这种飞机北方大国从1947年开始正式生产,一直生产到90年代初,据说生产了将近2万架。
北方大国在农业上喷洒农药,森林方面撒药灭火都是用这种飞机。
这种螺旋桨飞机虽然技术很落后,但是皮实耐用,所以生命力非常顽强,从四十年代开始使用,到九十年代这种飞机依然大量存在。
中国国内的运5飞机就是彷照安-2飞机生产的。
这家已经破败的农庄当年成立的时候以女英雄卓雅的名字命名。
王卫东和大尹万康斯坦丁登上这架飞机。这架飞机的中部有一个巨大的药罐,能够装1400升农药。药罐也可以被拆除,用来装人和装货。
小型部队可以用它来进行跳伞训练。
大尹万和康斯坦丁对这种类型的飞机都很熟悉,他们告诉王卫东这种飞机可以装一吨半的货物或者坐十三四个人。
飞机有双驾驶座位,康斯坦丁坐在驾驶座椅上熟练的操弄了一下手杆。
王卫东觉得康斯坦丁一定会飞机驾驶。
不过他心里最感慨的是一个有着辽阔土地的国家,农场里有着大批的机械设备,甚至连飞机都有,却缺乏粮食和蔬菜和其他一切农副产品,真是见了鬼了!
王伟东决定马上回国招一百人左右到这边来经营这家农场。
晚上王卫东和大尹万康斯坦丁就在乌苏里斯克的一家宾馆里休息。
晚上十点多,康斯坦丁一个人从宾馆里出来找了一个电话亭拨通一个号码。
接听电话的居然是现在还在新西伯利亚式的冈察洛娃。
康斯坦丁把王卫东到乌苏里斯克后查看农场的事情说了,最后又说到了那架安-2飞机的事。
冈察洛娃对于那架老旧的双翼飞机十分感兴趣。
“据你观察那架飞机还可以使用吗?”冈察洛娃问道。
“我仔细看过铭牌,那架飞机是七六年生产的,到现在还不到二十年,经过简单维修以后一定可以使用!”康斯坦丁肯定能说道。
“王卫东回国找人经营这家农场,但是他应该很难找到可以驾驶飞机的人。你可以向他毛遂自荐,当农场需要喷洒农药的时候,可以由你来驾驶飞机做这件事。用这个理由让他出钱把这架飞机修理好。”冈察洛娃说道。
王卫东第二天就在乌苏里斯克与大尹万和康斯坦丁分手,然后由芬河市回国。
王卫东并没有想过通过经营农场赚钱。他的想法很单纯,就是通过这家农场让向阳化工厂那些闲在家里领生活费的人有一个赚钱的出路。
王卫东赶回向阳化工厂的家里却惊奇地看见自己的父亲王海富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