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之恩。
在此之前,刘备曾私下里去拜访过太史慈。
如此骁勇之将,没理由将他遗落在外。
两人从黄昏畅谈至深夜,太史慈也感念刘备是温文仁厚的君子,然则在刘备提出要与太史慈共谋大事的时候,太史慈却拒绝了刘备的盛情邀请。
倒不是嫌弃刘备如今颠沛流离,而是在此之前,他就已经接受了同郡人刘繇的招揽,答应去扬州供职。
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乃齐悼惠王刘肥之后,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
前不久,扬州刺史陈温突然患疾而死。
于是朝廷任命刘繇为新的扬州刺史,带着朝廷的诏书走马上任。
然而扬州不太平,淮南的袁术虎视眈眈,江东的严白虎也不是善类,刘繇夹在中间,左右为男。
于是刘繇特意写信给远在辽东的太史慈,希望这位同郡的老弟,能过来帮助自己。
太史慈接到信后,回信答应了刘繇,在南下的同时,也回乡探望了一番老母,于是就有了之前单骑救北海的事情。
猛将就在眼前,却不能收为己用。
刘备感到惋惜而惆怅,所以在听闻太史慈要离去的时候,也特意赶来送行,争取再多刷几波印象分,以博取太史慈的好感。
万一哪天太史慈在刘繇手下混不下去了呢?
说不定就会想起自己。
提前投资,总归不是坏事。
见到祢衡也在这里,刘备似是忘了昨天遭泼的酒水,依然很有礼貌的过来打起招呼。
祢衡没有理他,刘备也不再热脸贴冷屁股,只是讪讪笑了笑。
听说太史慈要走,祢衡也从孔融口中听说了太史慈的英勇事迹,难得的出言挽留:“子义,留下来吧,北海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与其说是留给北海,祢衡更想将他推荐给太师董卓。
不过想到董卓在外地的口碑不太好,祢衡才转了个弯,说是北海,想先将太史慈留下再说。
这倒是令太史慈颇为诧异,如何也没想到一向眼高于顶的名士祢衡,居然会挽留自己。
但他还是委婉的选择了拒绝:“多谢祢先生的好意。然则吾已答应了扬州刺史,要去扬州赴任,大丈夫生于世,不可言而无信。所以,虽承先生厚爱,却不得不南下江东。”
祢衡遂也不再强留,他觉得自己肯开口,就已经是给足了面子,太史慈执意要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孔融赠了金帛,太史慈却是没要,就连之前赠的甲衣,也一并归还了孔融。
长亭外,太史慈翻身上马,拱手与前来送行的众人告辞。
“子义,南下凶险,务必一路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