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怪气一下还行,当着这么多媒体的面去打别人脸,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陆羽脸上笑意不减,挠了挠头:“呵呵,我没卖过菜,不太懂。”
梁彦之见状,忙换了一个记者提问,好好的落成仪式,他可不想搞砸。
陆羽又回答了一些媒体记者的问题之后,才和余总、雷总他们一起离开了六夏科技。
告别了余总、雷总他们,陆羽坐在车上,看着车窗外魔都的街景,还在想刚才那个女记者的问题。
陆羽是真不懂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其实理智一点的讲,如果能把打量消费者纳入到同一个系统平台里,自然有助于建立统一的标准,并且为整个供应链的整合提供稳定需求,说不定还能有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
但这只是最理想的情况。
最理想的情况是什么意思,可以理解为几乎不可能发生。
因为国内的这些互联网巨头,习惯了割韭菜,套路大家都熟,大量补贴,挤垮对手,双向收费,赚取利润。
……
但为什么这些互联网巨头在《人报》喊话之后,仍然一头扎进社区团购呢?
说白了,不仅是为了获取流量,也是在一个“好故事”。
什么是好故事?
好故事就是能吸引投资者,吸引股民,提升股价的故事。
举个例子,阿狸的OceanBase数据库技术,在这两年取得了极大的突破,性能指标一举突破了甲骨文公司保持了十年的世界记录,而且不是一点点,是十倍性能碾压。
这个技术厉害吧?
但就是这么一项厉害的技术,却没有在资本市场上翻起任何浪花,一般的股民可能连听都没听说过。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位的,从企业,到投资方,再到普通股民,甚至包括很多高级知识分子和高学历人才,这些年都只喜欢一个词,商业模式。
做不到翻天覆地的技术创新,只是技术进步那么一点点,没有商业模式,在大部分人眼里,那什么都不是。
这就是国内很多科技创新型初创企业面临的真实现状。
技术进步、科技创新需要钱,但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你就赚不到钱,也讲不出一个好故事拿不到投资人的钱,然后没有钱继续投入研究,如此往复,恶性循环。
这就导致很多科技创新型公司,重心都放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上,商业模式的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技术进步、科技创新。
因为大部分人只相信商业模式。
……
再往深处想,阴谋论一点,国内的这些互联网科技巨头都只想着去搞商业模式而非技术创新,白头鹰做梦都会笑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