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方式出脱,最后纯利润可能连二百两银子都不到,但是要是按照她的法子去卖的话,至少能卖七八百两银子,更主要的是,还能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给村民们找到赚钱的途径,让大家跟着一起赚钱,一起发家致富奔向小康!
**
村民们在沈若兰家呆了一会儿,就纷纷起身告辞了,人家刚回来,一家子都风尘仆仆的呢,总得给人家点儿时间休整休整吧。
大家陆续的起身告辞离开了,刘氏和沈德贵娘俩,齐来顺儿一家,王万福一家却都没有走,看样子是想留下来吃完饭,顺便儿再接着套近乎。
董奶奶和瘦丫本打算杀鸡宰鸭,做一顿丰盛的晚餐给他们接风,但是沈若兰却提出要吃打饭包,所以这顿晚饭就很简单了。
饭包,是北方人常吃的一种食物,深受北方人喜爱,就是把葱、香菜、臭菜等青菜撕碎(或切碎),再把呼熟了的土豆和鸡蛋扒皮夹碎了,跟刚才那些被撕碎(切碎)的青菜搅拌再一起,加上米饭,拌上肉酱(鸡蛋酱),均摊在大白菜叶子上,把大白菜叶子包起来,将里面的菜都包起来捧着吃,可香了!
他们一家人这一路都是在酒楼饭馆里吃喝的,鸡鸭鱼肉的早就吃腻了,就想着这家里的饭包吃呢,清淡不油腻,晚上吃正好,加上不喜欢奶奶小叔姑姑姑父他们在他们家吃饭,所以,沈若兰故意提出要吃饭包,省得他们厚着脸皮在他家蹭吃蹭喝。
果然,听到沈若兰提出吃饭包儿后,奶奶和姑姑姑父的脸上都露出了失望的神色,还以为今晚能借光跟着大吃大喝一顿呢,结果他们家吃的是跟是饭包,饭包谁家都能吃得起,要是吃饭包的话,他们回家吃就好了,又何必留在这儿溜须拍马,看人家的脸子呢?
于是,在确定他们家吃饭包不久,这些亲人们就纷纷起身告辞了。
沈若兰巴不得他们走呢,见他们走了也没挽留,心里还盘算着怎么才能将他们打发出靠山屯儿,不然他们家在靠山屯儿常住了,这些亲戚们时不时的上门而来借点钱而,蹭顿饭,或者打打抽风沾沾光,会影响她的生活质量的!
吃完饭,沈若兰回屋去画图纸,她想做粉条也好,做干豆腐也罢,都得需要一些特制的工具,她打算今个儿就把图纸画出来,明个儿去县城定做了,再去买些明矾、石磨、纱布等必须的东西,然后再开始加工制作。
第二天早上,沈若兰在吃早饭时,把自己昨晚画好的图纸拿给爹看,并把自己的打算给说出来了。
沈德俭听得云里雾里的,他从来没见过粉条和干豆腐,不相信土豆和地瓜能做出面条一样的东西,也不相信圆溜溜的黄豆能做出一大张一大张纸张似的菜肴,但是,女儿从来没让他失望过,所以即便是不相信她整的这些幺蛾子,他也没有明确反对,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