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的种了些谷子、高粱、糜子、大豆、辣椒、孜然、番椒、花生、葵花等等,把北方能生长的作物差不多都种遍儿了!
当然了,种的时候都是紧着生长期长的作物先种的,像白菜土豆等生长期短的,就都留在最后种,沈若兰还特意在信里边儿交代过,种的这些作物要穿插开来种,就是套种,比如种玉米和黄豆,不是一下子这几十亩地都种玉米,那几十亩地都种黄豆,而是一笼玉米一垄黄豆的种,大伙儿都觉得这样种地简直是闹着玩儿呢,跟小孩过家家似的,大伙儿都种了几十年的地了,还没见过谁这么种的呢。
沈德俭也觉得闺女的要求怪怪的,但是没办法,家里都是那丫头说了算啊,他这个当爹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对她信任到盲目的地步了,就像现在似的,即便他觉得这套种的法子太荒谬,但是只要闺女说了,他就义无反顾的去照做。
大伙儿虽然不赞同沈家的种地方法,但是人家花钱雇他们种地,可不是听从他们的意见的,即便是他们再不赞同,主家要求这么种,他们也只好照办了。
于是,卧龙山北新开垦出来的山坡上,就呈现出一垄土豆,一垄地瓜,一垄苞米,一垄黄豆的怪异景象,大伙儿都感念着沈家的好儿,种地的时候都认认真真的干活儿,没有一个偷懒的。
当然了,他们的辛苦也没有白费,所有的辛苦都得到相应的报酬了!
如今,靠山屯儿算是七松镇里最富裕的村子了,村民们跟着沈家干,都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彻底脱离了贫困,在奔向小康的路上越跑越近了。
今年,屯子里就有五六家人家添置了马车(为了冬天给沈家拉货挣钱才买的),还有四五家盖了新房子,还是气派敞亮的砖瓦房儿呢,这在别的屯子里可是绝对没有的;另外还有七八户人家添置耕牛,因为沈德俭说过,兰儿要一直开山种地,春夏秋三季都不停歇的开,能开多少开多少,所以,要是买了牛的话,干上春夏秋三季的话,这耕牛的钱就能赚回来了,到时候就等于是白得一头老牛,多划算啊!
各个村里的村民们跟着沈家干,都把日子过气来了,如今再也没有春荒挨饿之说,大伙儿都对沈家感激的不要不要的,很多村民想推举沈德俭做村长(靠山屯儿没有村长),不过沈德俭考虑自己可能不会在靠山屯儿常住,等忙完了还得回吉州去,就拒绝了大家的好意。
村民们见沈德俭不肯答应,就把这个机会给了沈德宝,沈德宝为人正直,虽然有点儿木讷,也没什么能力,但是她是沈德俭的亲哥哥,也是兰儿的亲大爷啊,大家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兰儿和沈德俭的面子上,毅然的推举了沈德宝做了靠山屯的村长,从此,沈德宝就是靠山屯儿里最大的官儿了。
沈大爷和沈大娘两口子接着弟弟和侄女儿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