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御史中丞衔,西川御营副使,监西川大营诸军事荀昭,骑着他的最心爱的骏马五明骥走在中间,心头上非常沉重。从五月间他的父亲在回宜兴原籍的路上病故以后,他曾经连上十疏,哀恳皇上准许他请假奔丧,在家乡守孝三年。他说他希望将父亲埋葬之后,就在父亲的坟墓旁盖三间草房,住在里边,谢绝交游,借着“庐墓”的机会安心地读三年书,然后再出来为皇帝“效大马之劳”。但是皇帝心中明白:儒臣们在父母死后都喜欢拿庐墓三年的话妄自标榜,实际上没有看见一个做大臣的曾经那样做过,他认为荀昭请求回籍奔丧是真,庐墓三年只是说说罢了。倘在平常时候,他会立刻批准卢象升回籍奔丧,在家守孝,过一段时候如果需要他出来做事,就下诏叫他“夺情起复”,重新做官。然而目前国事艰难,军情紧急,赵德没有准许他请假奔丧。
荀昭是文进士出身,自幼脑瓜里灌满了儒家的孝道思想。在上月吐蕃入犯以前,他所在的西川大营并无战事,他每次想到不能奔丧这件事就痛哭流涕,同时对朝廷的平叛方略很不满意。目前,朱玄不过旬日即扫清入侵剑南的吐蕃兵马,慨然有出兵黔中,并由黔入湘之念。他将自己的想法上奏朝廷,不久枢密院即召荀昭入京面呈平叛方略。
虽然朱玄为西川大营的御营使,但他是行伍出身,又一直在边地带兵打仗,虽然颇有战功,但朝廷对其本人并不信任。而荀昭曾在兵部、御史台做过十余年的京官,又为朝廷派到西川的监军,素来是朝廷控制西川军权所依仗之人。如今,朝廷命他前来金城面呈方略,他只好暂时放下了奔丧的念头,以报捷的名头代朱玄进京。
在进城之前,他率领几位亲信幕僚,携带在路上准备的祭品,走进大红门,一直走到太祖长陵前边,向武功赫赫的太祖皇帝致祭,跪在地上哽咽地祝告说:“但愿仰仗太祖之灵,歼灭贼虏,固我边疆,以尽微臣之职。臣即肝脑涂地,亦所甘心!”他又把随从自己前来的幕僚军官召集到长陵前面,对天酪酒,大声说:“国家内忧外患纷扰,正需要仰仗诸将之力,先摧折越贼之乱,而后北伐中原,驱除秦虏!倘有贪生怕死,辜负皇恩者,太祖皇帝在天有灵,绝不宽赦!”
他原以为朝廷是要同梁平决一死战,使这些天生反骨的家伙不敢再犯上作乱。不料刚到瓜州就听到一个消息,说兵部尚书荣禄和太监王一坤主张同越州议和,不惜要割地赔款,满京城都在纷纷地议论着这件事,这使他十分生气。
当晚,他在城外的驿馆安歇,就把亲信幕僚和军官们召集到自己的房间里,商议奏呈平叛方略的事情。有一位幕僚知道皇帝将要召见他,问道:“大人,如果荣大人和皇上问到大人对和战有何意见,大人将如何回答?”
荀昭从桌边站起来,拍着桌子说:“我荀某深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