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路。渡口西岸的狮子岭,高三百余米,密林深箐,地势险要,正是周仁杰设伏堵击之地。
十月十三日,越军的船队蔽江而下,陆勇则沿江行进。越军围攻樊口一月间,宋军陆续抵达鄱阳驻扎的兵马达五万之众,但皆胆怯惧战,坐守鄱阳,畏死不前,不肯救援樊口。于是,常化之等人产生严重的轻敌思想,自以为宋军不堪一击。越军撤离樊口北进,居然鸣锣放炮,不少官兵抓来民夫,大摇大摆地坐轿行军。进军蓑衣渡途中,常化之、高大节也未派出精兵在前侦察宋军动向。
十八日,越军船队率先通过蓑衣渡口,一直下驶到水塘湾过险滩时,才发现狭窄的河道已被宋军伐木作堰所堵塞,船只因无法前进而密集江面,遭到左岸狮子岭周仁杰伏兵使用襄阳炮居高临下的猛烈轰击,越军损失惨重,所毙尸首,蔽江而下。越军将领措手不及,只好把拥挤不堪,乱成一团的船只横亘江面,搭成沟通东西两岸的浮桥,抢占河岸阵地,仓猝还击。走在后面的越军陆路部队见到顺江而下的越军尸首及破损战船,也知道水军遭袭,于是急行靠拢救援。
十九日黎明,太平铺方面的宋军何春部“分路攻剿”过来,越军战船二百余只已在蓑衣渡江心泊如营垒,两岸均安设强弓硬弩。宋兵一进,越军矢石便如雨而下。何春亲督兵勇四路奋攻,常化之亦死力拒敌,双方在蓑衣渡反复拉锯。越军亲训师都部署高大节作战很勇敢,身先士卒,亲率牌刀手向围攻的宋军进攻。宋军弓弩手见他身着锦衣与普通越军士卒不同,也知道身份非同一般,只一箭就在高大节的肚子上撕开一道血口,肠子登时流了一地。手下亲兵忙将他抢回去医治,高大节在舟船上躺了一个时辰就咽了气。
尽管越军奋勇拒敌,不让宋军靠近江岸,并杀伤了不少宋兵。但经过两昼夜的激战,仍无法疏通航道前进,高大节战死更是令军心士气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在前有阻敌,后有追兵,多面受敌,无法立足的危急情况下,常化之不得不改变沿江而下,直捣潭州的原定计划,于二十日下令舍舟登上无兵防守的彭黎江东岸,并将船只自行焚烧,所遗弃辎重米粮器械甚多。
常化之在彭黎江东岸集合队伍以后,翻越半边山,过扁担坳,向零陵而进,准备取道零陵从侧背攻打潭州。及至零陵城郊,闻听宋军张国梁所部万人已经进至城中,北面的永州更有江南大营兵马驻扎,常化之新败之余不敢攻城,只得败退回彭黎。
蓑衣渡一战,常化之损兵折将达三万余人,其心腹爱将高大节丧命宋军弩箭之下,更是令他恼怒不已,誓要报此大仇,急命人带着自己的手令往庐陵调兵三万增援彭黎,厉兵秣马,继续粮饷,准备再度西进攻取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