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练功阁,转眼的功夫,变得十分冷清。
俞知秋的书房中。
二人对坐,身前各自摆着一盏茶。
“没想到,你居然真的成功了。”
俞知秋面露感慨。
“侥幸罢了。”
唐罗很谦虚地回应。
俞知秋轻捋长髯,神色莫名:“不用谦虚,以日月星为道基,凭三才鼎立构建循环,这等天才构想,也就只有你这样的天纵之资,才能想到并付诸于实现。”
语气不免有些唏嘘。
寻常修炼者通常以五行气金木水火土,百兵意刀枪剑戟,再或者百家佛道兵儒,作为道之基。
每一条道基,都可追求大道,直登巅峰,唐罗却另辟蹊径。
唐罗只是笑笑,没有说话。
俞知秋轻抿一口茶,出声询问:“如今你道基已成,下一步打算如何?”
唐罗思索片刻,缓缓道:“我需要出丰国,在外游历。”
闻言,俞知秋并不感到奇怪,沉吟道:“只怕国君不同意。”
丰国国君,文才武略在历代国君中只是寻常,但也深切知晓唐罗这位“重瞳者”代表的意义。
那是丰国的未来,甚至能成为丰国的守护神。
这样的天之骄子,未来可以接替甚至超越俞知秋,怎会允许他随意外出游历,直面未知危险。
“所以,还需要院长协助。”
唐罗笑着说道。
他相信眼前的人,也知道眼前人知他性格,不会因为别人的意志,改变自身的想法。
“你这是在给我出难题啊。”
俞知秋耷拉着胡子,没好气地说道。
在名义上,或者说在很多人看来,他们是师徒关系,但限于两人知晓,他们之间,存在更多的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身为武院院长,丰国栋梁,俞知秋可以教导唐罗的地方却没有多少。
重瞳者无需教导,生而知之。
在修行方面更是有着超乎常人的领悟力。
大多数情况下,俞知秋是作为跟唐罗坐而论道的角色。
俞知秋教诲不了唐罗,反而可以从他的想法里有所领悟。
“此事交给老夫,也希望你能记住,汝为丰国人,丰国君民皆厚待汝,望亦善待之。”
院长若有所指。
唐罗闻言不语,半饷后,正色道:“君以国士待吾,吾必以国士报之。”
离开了院长的庭院,唐罗直然而立。
此时的他,体内的灵力宛若长河奔流,浩荡起伏。
山河境,比起灵溪境,不光是体内灵力的暴涨,道基的形成,使得武者对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