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青曦宫是彼此纠缠,渊源深厚的话,那碧云宫则近万年来一直与青曦宫不相往来,少有交触。所以岳公远故有此言。
“韩道兄此来,自然有因。”对面仙云中闪出一位中年僧人,身穿黄色僧袍,布衣芒鞋,脸上神采飞扬,隐隐似有云霞宝光流动,宛如明珠宝玉,自然生辉,运转全身。
罗衍在虹桥之上,一见此僧,面色一寒,只听师叔太微真人运用天语心声之术传声道:“小子,给我将这个多管闲事的秃驴拿下!你师父那里,自然有我去说!”
罗衍心中微叹一气,长身而起,摇头道:“有因也好,无因也好,皆与你大和尚无关!”
此话如奇峰突出,那中年僧人首先骇然大震,转头朝罗衍望了过来,开始面上还有一丝疑惑的神色,转眼好似明白过来,双目中露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此时坐在罗衍身边的几人更是吓了一跳,梅逸云,卫映雪,陆巧诗几人皆满面惊诧地盯着他。
那中年僧人面色回复过来,合十道:“请恕贫僧眼拙,不知dào
施主是谁,为何出此言语!”
罗衍见他故yì
装出一副不认识自己的模样,知此人虽然是佛门弟子,但行事卑鄙,乃是出了名的笑面虎,当下也不想多说,面色转寒,开口喝道:“广闻,难道你忘记了禹王台前的誓言了吗”
此言一出,除有限几人外,场内千余名仙宾,都听得一头雾水,弄不清罗衍究竟是何方神圣,不过只看已经有地仙修为的广闻和尚神色赫然的模样,就知dào
他大有来历。
不过在场皆是见多识广之士,见罗衍头顶灵光并不强烈,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法力高强之人。
广闻一听,面色古井无波,淡淡道:“如今物是人非,昔年之言,早已随风而散,不复存zài
,道兄转劫归来,依然还放不下心头的魔障,倒是令贫僧颇感意wài。”
场中众仙听此僧一言,佛理精湛,语气更是亲切谦和,彬彬有礼,皆自点头称赞。
罗衍见他又摆出一副得道高僧的派头,心中再叹一气,沉声道:“广闻,废话少说,昔年三剑之约尚在,不如你我今日就在此地做一了结!”
梅逸云几人与青丘台中的紫芝夫人,秀琼姐妹,明珠几人,见他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一改温文谦虚之态,咄咄逼人,心中倒奇怪起来。
广闻身畔金光一闪,人已从对面仙云中飞身而出,凌空虚立,合十道:“道兄既然苦苦相逼,那贫僧自当奉陪。”
说完转身对青丘台上朗声道:“贫僧得遇故人,欲借此地完成昔年弘愿,无礼得罪之处,还请诸位仙长与少宫主见谅!”
青箩略一额首,也不开口,算是默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