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华娱之昊> 第11章 发行问题

第11章 发行问题(2 / 3)

“不是,我……”郝亿急道。

“好了好了,如果真的中标了,我答应你们的一定立即兑现,行了吧!”陈昊无奈道。

“那就好,那你接着写剧本吧,我现在就去找活去。”郝亿闻言瞬间道,说完便一溜烟跑了。

“说话算话啊。”宁昊也笑道。

看来《香火》的拍摄资金不用愁了,说不定自己的预算还能再往上提一提了。

两人离开之后,陈昊继续写自己的剧本。

只是写着写着又有些挠头,倒不是因为剧本,而是因为想到了发行问题。

因为现在国内还没有进行院线制改革,发行基本被中影垄断。

而陈昊没名气,没人脉,加上电影制作成本又太低,恐怕根本无法发行。

想着拍了部电影,然后去找中影就能被顺利发行的,除了唐安等极少数人之外,基本不太可能。

拍电影的,要么刷逼格,要么求票房。

现在国内所谓的第四代导演基本上处于隐退或者快要隐退状态了。

最活跃的是以国师、陈开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

当然第六代导演也已经崭露头角,比如娄夜、贾樟可、张园、王晓帅、管浒等。

如果按照时间算的话,像撸串、宁昊以及陈昊都算是第六代导演。

而在国内电影市场没有繁荣起来之前,无论是第几代导演,都特别热衷于刷逼格。

就喜欢拍着所谓反应华夏社会现实或者具有人文关怀,挖掘人性等思想深度的片子跑到欧洲三大去。

不是说这样不好,毕竟由此也诞生了《霸王别姬》、《活着》、《红高粱》等等享誉全球的佳片,的确让华夏电影露脸了。

只是一味的拍摄文艺片,不顾及观众的观影需求和市场规律,加上制度的僵硬和不完善,导致国内的电影市场变得死气沉沉。

现在,眼看着电影市场都快要死了,逼得上头不得不改革,这也算是歪打正着了!

当然,可能也是拥有高尚追求,拍惯了文艺片的导演一时的确不知道怎么拍商业片。

毕竟除了国师和冯大炮之外,无人敢保证赚钱。

别说现在的2001年,就是在电影市场进入黄金时期之前,大部分电影票房能够达到1000万,都可以开庆功宴了!

国内,真的是太缺商业片导演了!

陈昊自然要拍商业片,只是在现在的2001年,如何发行真的是个头疼的问题,想想还不如再往后穿几年呢!

要么就去找自己的老师看看!

作为第四代导演,陈昊的老师谢飞还是挺有名气的,不仅拿过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年初还去德国做了评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