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明鹿鼎记> 【0202 军工署】

【0202 军工署】(5 / 7)

,小‘国家’的行为依据了。

两个人见韦宝回来,一起抬头,徐蕊道:“公子,正好你回来了,好些个字,我不认得啊,不,至少九成的字我都不认得了,大概能猜到是啥意思。我还以为我差不多把字都认全了呢,看公子的四书五经,我都认得的。”

韦宝见徐蕊有委屈之色,微微一笑,他知道徐蕊很聪明,只是在青楼中由人教导学的琴棋书画那些,三四年功夫能通晓文墨,已经是极其有天赋的了。

“不是你认不得,而是大部分字都是简化的。”韦宝答道。

“简化的?”徐蕊和王秋雅几乎是异口同声道。

韦宝点头笑道:“怎么了?我发明的,以后咱们这的人,都学简化字!”

韦宝对于这个问题,已经预先想过了,他手下的人以后都学简化字,和大明的其他地方会产生隔阂,这点他并不担心,因为他并不打算在大明内部扩张,即便是扩张势力版图,也是从手下人中挑选精明强干之辈,到时候这些人有了简化字为基础,学习起繁体字,也不会吃力。

他主要是为了加快所有人的识字速度,用最快的法子提升识字率,是从效率和成本的角度考量的,世界这么大,韦宝的见识又来自三百年后,放眼的是整个世界和更加广阔的历史时空。简化字对于在大明内部扩张势力范畴有隔阂,但是对于在大明外部普及汉子,和提升底下人的识字率,肯定是帮助更大的。

韦宝觉得文字就是工具,高效就是需求,简化是需要的,也是必然的。

汉字是为了记录汉语而被创造的,在记录汉语这一点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字比得上汉字。

繁体字确实略有利于理解古籍的部分内容,在书法上也更加富有美感,但这是更高层次的需求,韦宝觉得作为爱好就好,自己手下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十九的人都是不识字的,还是不要为难他们。

简体字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而且不少,但是整体而言,从繁体字到简体字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简体字更科学,简单,如果将识字的成本提的太高,没有必要。

而且汉字存在的很多问题,大多源远流长,存在许久,往往不是简体字自己的问题。有的字不是形意,也不是形声,历史遗留就是要那么写的,约定俗成,这和简体不简体没有关系。

汉字发展了几千年,从甲骨文金文到简体字,经历许许多多的变化,汉字作为一种文字,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文字。但文字首先还是记录语言的工具。

作为一种工具,就要有它的实用性,简洁高效才是最重要的,承载文化这些责任并不是它的主要责任。

文字记录的诗词歌赋,文章经典,不论繁简,去读,去理解,才是重要的,保护好古迹古籍才更加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