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李倧的,自然能看出李倧对这位年轻的大明使臣有好感,顺着韦宝的话问道。很像是双口相声,唱双簧的捧角。
韦宝道:“就比如说你们的王,在内政外交当中面临的困境啊。既然你们一个个都把五行学说领悟的这么透彻,你们有本事把这些道理用于具体的解决朝鲜内政外交的困境当中吗?”
……
众朝鲜大臣都无语了,这个问题,他们还真是没有想过。
有人用五行学说来研究解决医学上面的问题是有的。
也有人会用来解释天气变化,地理和身体变化。
反正没有人用来解决具体的事情,更何况是朝鲜内政外交这么大的课题。
所以,一众朝鲜大臣都呈现一脸懵逼的状态。
韦宝见众人被自己说的无话可说了,很是得意,表面上却一脸平静,毫无表情的样子。
“盼使臣大人能具体说说。”李倧热诚的看着韦宝,他对韦宝刚才提出来的问题,无疑是最关心的。
“嗯,我说的要是没有道理,你们可以一笑置之。若是我说的有道理,我这番说法就为朝鲜解决了大问题!我希望你能封我为太傅!并且将仁川封给我做封地!”韦宝冷静道。
太傅是中国古代职官。起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为国王的辅佐大臣(辅弼官,国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楚国也设有太傅。秦朝时期被废止。西汉曾两度短暂复置该职位;东汉则长期设立。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朝鲜高丽时代亦设有太傅,朝鲜王朝改称大傅。
在朝鲜,称大傅和太傅都可以,都是代表王的老师。
众朝鲜大臣一惊,没有想到韦宝的胃口这么大。
以前他们也接待过大明的使臣,有要银子的,有要女人的,反正还是头一次听说要官要封地的,而且胃口还这么大,上来就要仁川?
仁川是汉城的门户,给了你仁川,不是等于将整个京畿道都交给你控制了?将都城汉城都交给你掌控了吗?
而且,你这么年轻,何德何能成为君王的太傅?
李倧听韦宝忽然这么说,也是一脸犹豫。
实际上,这件事听起来虽然荒唐,却并非完全不可行。
韦宝之前就想过了,因为李倧在上台前,他们家都过的很惨,一直是被光海君重点监视的政治家庭,李倧的老师是在座的,他的舅舅和表舅。
李倧并没有正儿八经的老师,不像正常上台的王世子。
朝鲜的王世子,至少二十多个老师,分的很细,每个任课都有老师教授的。
而李倧却没有。
所以,李倧这时候,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