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明鹿鼎记> 【1001 韦爵爷得到了聪古伦的消息】

【1001 韦爵爷得到了聪古伦的消息】(3 / 6)

现了努尔哈赤为首的后金,事实上,后金已经演化为拥有完整组织的,并且是以农耕为主的封建国家。

后金的实力也远远超过了也先、达延、俺答这种蒙古松散的部落式组织。

明朝上下从一开始就过于轻视实际上并不亚于隋唐时代的高句丽的后金军政集团。

明朝官员曾说后金只是“不当中国一大县”的丑虏。

韦宝就特别想问,当时哪个大明朝廷的大县能拉出十万级战兵。

而且,后金举国之力,还远不止十万大军,二十万,三十万,都是可以的。

这种轻视是致命的,也导致了萨尔浒的惨败。

更导致了后来袁应泰这种人丢辽沈,王化贞丢广宁的一系列失败。

显然,很多明末的官员对待后金是即不知己,也不知彼。

要么盲目自大如王化贞,要么畏金如虎如高第之流。

建立在明初辉煌历史的上国心态不容易改变,议和这个话题自然就成了明朝政治生态里的雷区。

谁敢越雷池一步,各种弹劾,且遭天下人唾骂的压力没人担的住。

现成的案例就是陈新甲了,尽管他只是替崇祯背锅。

所以,明朝自己实际上是断了这条路的,尽管这里面不乏有人偷偷摸摸搞和议,甚至有地方已经达成了私下协议。

如宣大边将后来以提供贸易为条件,换取清军不从宣大入寇。

但毕竟这种事情是见不得光的。

大明朝廷和百官的这种心态,导致后金一方通过与明朝官员们的私下议和往来后,后金方面看得很明白。

皇太极和范文程这些对大明很了解的后金领导层,都能直指要害。

当然,这种心态后金方面一开始是不清楚的。

直到己巳之变后,皇太极等最高领导层才彻底的明白过来。

后金那边想议和,而且是非常想,特别想议和,从努尔哈赤对韦宝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宝军都和后金打成那样了。

宝军少说杀了五万多建奴。

不管建奴兵士还是百姓,宝军到目前为止,对建奴方面的杀伤,韦爵爷估算,至少超过了五万人。

但努尔哈赤反而更就想与韦宝议和。

后金自努尔哈赤到皇太极,韦宝觉得,他们都是真心的想实现议和。

后金方面,不可能因为赢了几次军事行动就被胜利冲昏头脑。

在韦宝看来,后金最开始的野心没那么大,至少目前为止是绝对没有这么大的。

这帮人,在韦宝眼中,这个时候,也就是大股部队的土匪罢了。

早在努尔哈赤致蒙古喀尔喀五部的信里就写过了他的野心其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