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明鹿鼎记> 【1027 努尔哈赤出兵】

【1027 努尔哈赤出兵】(4 / 9)

赤不满,所以努尔哈赤才废了代善的太子之位。

从此代善心灰意冷、暮气沉沉,不思进取。

努尔哈赤去世后,他宁愿拥立皇太极,也不愿自己出头登上汗位,缺乏胆识和魄力,担心自己制不住其他几个不甘居人下的贝勒。

二贝勒阿敏,他不过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并非嫡系,不具备与皇太极抗衡的资本。

三贝勒莽古尔泰生性鲁莽,有勇无谋,又曾为了博取努尔哈赤的欢心手刃自己的生母,被努尔哈赤休掉的大福晋富察氏,臭名昭著,更不是皇太极的对手。

在皇太极称天聪汗,1626年到皇太极称帝,1636年,这十年皇太极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除掉了处处掣肘自己的阿敏和莽古尔泰这两只大老虎。

而且期间除掉了明朝的左膀右臂蒙古和朝鲜。

并且在松锦之战大败明军,让明朝从此一蹶不振。

为后来多尔衮定鼎中原奠定了基础。

这些都可以看出皇太极的雄才伟略。

随着原来的政敌被肃清,皇太极的矛头开始指向了多尔衮。

要不是因为皇太极挚爱的宸妃海兰珠去世,伤心过度,不久也撒手人寰,没来得及铲除多尔衮。

多尔衮根本当不了摄政王更当不了皇叔父摄政王。

虽然多尔衮心思缜密、处事沉稳,但有时过于谨慎小心,不敢冒险,不够果断。

在皇太极逝世后,皇位真正的竞争者只有两个,多尔衮和皇太极的长子、正当壮年的豪格。

多尔衮凭借当时的威望、赫赫战功、武力完全有可能登上皇位,但他采取了稳妥的折中办法,拥立皇太极的幼子福临继位。

后来也是因为一直觉得时机没有成熟,而迟迟没有踢开即将亲政的福临。

然后39岁就英年早逝,最后被福临夺爵除封、籍没家产,甚至掘坟鞭尸。

多尔衮比皇太极的水平差了至少两个层次。

执政方面,皇太极建立大清后年号崇德,广泛发展。把敌人变成朋友,把反对者拉到同一战线上。

皇太极不止作为满族的皇帝,也有要成为多民族统一国家领袖的意识和气魄,皇太极是绝对有这个能力的。

皇太极没有同胞兄弟,而母族叶赫同建州势同水火,没有先天形成的帮衬势力。

尽管这样在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已经是君临天下的姿态。

在夺位暗战中展现出的手段和隐忍是当时建州独一档,无人可比。

皇太极在德行、谋略、军事素养、大局观等各个方面,都没有明显的短板。

皇太极同时培养出了接班人豪格。

作为接班人,每个方面都比多尔衮的表现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